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9寓言两则1VIP免费

9寓言两则1_第1页
1/45
9寓言两则1_第2页
2/45
9寓言两则1_第3页
3/45
第9课寓言两则R三年级语文下册什么是寓言?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新课导入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龙点睛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望梅止渴拔苗助长守株待兔盲人摸象……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寓言就像哆啦A梦的口袋,看上去很小,却包含很多深刻的东西,让人受益无穷。让我们认真学习《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看看我们能从这两个简单的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等词语。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重点)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难点)目标导学知识备查《战国策》:记载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字词学习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笔顺学习吧!亡:丢失。亡羊:丢了羊。补:修补。牢:羊圈。成语意思是:丢了羊就赶快把羊圈补好。亡羊补牢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勾画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用“——”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3.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解读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补牢的?2.养羊人为什么丢了羊?丢了几次羊?3.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第一次丢了羊之后,养羊人是怎么想的?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划出相关句子)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结果: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不算晚。及时改正《亡羊补牢》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类似“亡羊补牢”的事吗?可以是自己身上发生的,也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战国策》返回辕:马车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压成的痕迹。成语意思是: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南辕北辙字词学习盘缠:硬要:路费一定要整体感知1.用“——”画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解读《南辕北辙》中,那个人是怎么想、怎么说的?他的朋友又是怎么说的?请你找出他们之间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精读领悟•“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他的朋友劝了那个人三次,那个人接受了吗?像他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形容他,叫什么?他的朋友劝了那个人三次,那个人接受了吗?像他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形容他,叫什么?固执己见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他能到得了楚国吗?你受到什么启发?《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目标在南,却往北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目标与行动相反,是永远达不到目标的。说一说:我们身边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板书设计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在大家来检验一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