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走向“作文”从“生活”走向“作文”特级教师周存辉二二00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一、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之争一、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之争是从作文内容(生活)入手还是从技法训练切入?““写什么”重要还是“如何写”重写什么”重要还是“如何写”重要?要?1、我的思考:儿童作文指导,要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再解决“如何写”的问题。帮助儿童打开选择材料的思路,让转瞬即逝的生活、琐碎的生活、零星的生活、视而不见的生活在群体的交流中被激活,并学会选择材料的思考方法。小学生写作文,需要关注“表达的方法”,更要关注“表达的内容”。好作文需要有真情,有自己的观点。只要是自己的想法,是个体的真切感受,即使是身边的小事、琐事,也能写成好作文。没有真情实感,作文的技巧再好,语言再华丽,也是空的。2、教授的观点:钱理群:在我看来,不必给小学作文教育以过多过重的任务,它如果能够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非常有趣的事,因而愿意写、喜欢写,并且初步养成写作的习惯(包括前文所说的写日记、书信、读书笔记的习惯,也包括正确地书写,写完以后要多看几遍,作认真修改……这一类的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一开始就立下这样的“规矩”,对孩子的终身发展都会有好的影响),学会一些简单的表达方式,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小学作文教学要在作文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小学作文教学要在作文内容的选择上下工夫。3、研究的结论:有人专门研究了儿童写作和青少年写作的差异,得到的结论之一是:影响儿童写作的三大因素排序为:内容——语言——结构;影响青少年写作的三大因素排序为:语言——内容——结构。4、杂志的指向:《读者》“读者杯”征文大赛:为了激发中学生的写作热情,《读者》杂志社联合台湾《联合报》、香港《文汇报》,举办“读者杯”征文大赛。希望看到: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切的感受;最新鲜的思考;最个性的表达。(截止日期:2014年8月31日)二、“生活”向“作文”转化的二、“生活”向“作文”转化的策略策略实例:《市场见闻》:信息的发散——内容的筛选——情景的回放——细节的放大。(一)生活信息的发散策略例1:《刷牙》能够写什么?(观察一周)一周观察和经历,学生储备的“典型”素材:——早上起晚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一切变得匆忙,忙中出错而闹出“嘴角还留有牙膏泡泡没擦就出门上学”等笑话;——晚上睡觉前吃过酸酸的东西,早上刷牙时感觉牙齿酸软;——刷牙时用力过度导致牙龈出血;——牙齿松了;——牙根溃疡,痛得要命。这一切的“典型”正是学生笔下真实而富有情感的素材,有了这些体验,学生就能写出东西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总让学生丢开自己的喜怒哀乐,迎合题目、迎合考试去找材料。其实学生的生活不是空荡荡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的多。例2:《我的老师》信息点的发散。人:语文、数学、体育……启蒙幼师、家庭教师、现任班主任……退休的教师、新来的教师……生活中的导师(指路、教诲)故事:批改(一道错题)排队(丢纸屑)野炊(背袋子)练琴(指法练习)家访(辅导)特点(品质):幽默(讲笑话)、严厉、严谨(规范板书)、和蔼、节俭(捡粉笔头)、爱好:写诗、运动、集邮……外貌:(二)作文内容的筛选策略从众多信息中找到自己的信息点——选好作文“内容”——学会拟题。全国中考作文题目和小学作文题目对比:全国中考作文题目和小学作文题目对比:中考作文:《也是一堂语文课》(2011年江苏南京卷)、《我最喜欢的一堂语文课》(山东济宁卷)、《-----给我上的一堂课》(内蒙呼和浩特)小学作文:《难忘的一节课》(试问,有多少课让学生难忘?);中考作文:《以“好玩”为题材》(湖北宜昌)小学作文:《记一件有意义的事》;中考作文:“我”、“梦想”、“微笑”、“快乐”、“同行”、“拥抱”、“好”、“心灵”、“歌谣”……“关注生活,突出自我,学会欣赏,懂得分享”1、题目的个性化——从众多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想写的内容;例例11:以:以《《橘子橘子》》为题写一篇习作为题写一篇习作三段式训练文:橘子的形状、颜色、味道——橘树的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