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褒歌創作作者:楊宏龍透早起床五點半冷水洗面凍心肝車駛碼頭船靠岸為著教育天知看*詮釋:每天天色微明,就匆匆起床,沁涼的的冷水驅走濃濃的睡意。簡單吃完早餐之後,立刻開著車趕赴水頭碼頭。停好車子,迅速上船,渡水至烈嶼從事教育工作。夏暑冬凜,始終如一,只為了盡一份教育的心。閩南古厝雙燕翹雕龍刻鳥規壁柱識得當中的機巧藝術傳承萬萬朝*詮釋:學校舉辦鄉土戶外教學,首站即前往青岐,拜訪古樸靜謐的閩南古厝。房子兩側燕尾翹像天際,壁堵楹柱,雕飾著龍鳳花鳥,美不勝收。學員認真聆聽,領略傳統建築之美,由衷佩服起古人的匠心獨運,相信這一份對傳統技藝的感動,能化為實際的行動,將此技藝薪傳下去。元時鹽埕今日湖水足田肥好種作鳥隻知影鬥相報千里來這顧腹肚*詮釋:上庫秀才厝屬於閩南古厝,元時此地即有鹽埕的設置,明清兩代因襲之。上庫吳家經營鹽運致富,吳文長先生於清代建此屋宇,雕樑畫棟、美輪美奐。附近陵水湖,為烈嶼著名溼地,近湖地區水足田沃,田疇相望。此地更是鳥類棲息、覓食的天堂,每年吸引無數的禽鳥,來此徜徉、駐足,真是一處賞鳥聖地。上林阿嬤九十五穿針刺花擱捻布透早繡到日頭烏歡喜走這金蓮路*詮釋:上林阿嬤年紀已經九十五歲,除了耳朵有點重聽之外,雙眼仍然明晰,不但可以穿針刺繡,還親自上山砍材。她是目前金門碩果僅存的三寸金蓮鞋師傅,自己張羅材料、工具,每天從早做到晚,一有空閒,即投入金蓮鞋的製作。雖然後繼無人,且年事已高,唯仍樂此不疲。她說:「只要眼睛看得到,身體還硬朗,他要一直做下去!」感佩、感傷之餘,作此褒歌以誌之。下田後山的山埔相思樹下明朝墓日月在前山在後歲歲年年相照顧*詮釋:下田村後的田埔邊相思樹下,有一個形制優美的明朝古墓,墓前有明月二方池子,墓後則背倚山崗,此背山面水的格局,乃一風水福地也。惜缺乏妥善照顧,墓亭已有殘缺,墓手則傾倒,半埋入土中,日月池也已涸乾,只剩墓中夫婦相廝相守,在此青山廣漠中。有尪早晚三頓褒無尪日長無人護緊來託人揣媒婆揣我未來的兄哥*詮釋:參加金門褒歌研習活動,第二天褒歌創作分享時,有位女學員以褒歌來傳達對丈夫的感恩之情,字裡行間洋溢濃濃的情愛,令人動容。故作此歌來表達待字閨中的少女,渴望心上人來呵護照顧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