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尊重——推进峡口中学高效课堂改革的理性思考立足校情,把高效课堂的研究与构建作为课改的突破口,吹皱了教育这池“春水”。当前,“课改”“合作”“自主探究型学习”等热词成为峡口中学全体师生交流的核心。如何有效推进这如火如荼的改革,学校一班人理性地认为,重要的是“尊重”,即“尊重规律,尊重规则;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事实;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在实践中,以“尊重”理念统领学校工作,从办学理念、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德育实践、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整体推进,必能对学校课改发挥巨大作用。一、尊重规律,尊重规则,构建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教育是科学,需要尊重教育教学内在的规律以及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实际制订出的各种规则、规章、制度。只有尊重规律和规则,管理才会科学有序,教育教学行为才会规范高效。在管理上,应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制度教育人、规范人。学校应根据课程改革精神和教育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要摒弃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努力唤醒教师的主体发展意识,为教师专业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打造宽阔的平台提供有力的支持,进而引领教师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求教师要尊重教育规律,要按照教育规律而不是个人主观意愿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做到因时施教。第三,要着重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文明习惯,坚持利用升旗仪式、集体晨会、班队活动、读报活动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加强校风、班风、学风“三风”建设。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人施教,为学生个性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学校、课堂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地方。其次,要尊重学生主体,在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学校正在探索和构建的自主学习型高效课堂“234”模式,尊重了教育规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发表见解,质疑问难,合作探究,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二、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是有丰富感情的,在尊重规则、刚性管理的同时,还应注意人文化管理,制度管人,文化管心。学校要倡导和谐的人文氛围,努力改进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教育的最大合力,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1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基础在于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就是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这是师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心理基础。作为教师,尊重自己,就要时刻注重自己的师表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就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判断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就要按照教育规律和职业道德办事;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追求精神的宁静充实;就要遇挫而不萎靡,得意而不忘形,始终保持着宁静淡泊、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作为学生,尊重自己,就是要远离社会上种种不良诱惑,健康成长;就是要在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就是要自主的学习,充满自信的学习。尊重他人,就是要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形成合谐相处,通力协作,共同进取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协作、进取的健康和谐的关系。课改的推进,更需要相互尊重,惟此,才能形成上下一心,充满活力的教育环境。三、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建设奉献创新的教师队伍教育是艺术,需要创造创新;教育是事业,需要敬业奉献。学校只有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才能建设一支具有奉献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是创造幸福、改造灵魂的崇高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是繁复的脑力劳动。学校尤其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付出,以关怀、赏识的态度来激励教师的成长,以激励教师产生职业的崇高感。学校为体现尊重教师的劳动,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优化服务,在规范办学的前提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二是全面关怀,学校既关心教职工的实际困难,更要关注教师的培训,把培训当作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