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 VIP免费

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 _第1页
1/3
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 _第2页
2/3
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 _第3页
3/3
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红安县七里中学围绕“弘扬红军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制订了“遵循德育规律,传承红军文化;科学整合资源,坚持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思路,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课程——红军文化课程,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在环境建设中弘扬红军文化学校对教学楼进行整体装修改造,使主体建筑与长胜街革命遗址群(徽派建筑)保持一致;从校门口开始布置红军文化墙,分别展现“红军历史、黄安谣、红安精神、红军精神、将军手迹、红色七里坪”六个板块内容,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七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伟大征程,用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书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校革命传统教育馆内以实物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革命先辈坚守信念、舍生忘死、不畏艰险的革命情操与丰功伟绩。这些内容是培养奋发向上、爱党爱国高尚情操的珍贵资料,是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接受红色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宝贵资源,是师生长期开展“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各班级还确定了以红军人物命名的中队名称,如秦基伟中队、徐深吉中队、秦绍勤中队、张南一中队等。教学楼走廊外墙分别悬挂“七里英烈简介”“革命遗址简介”“品行立德”“学识立身”牌匾。教室内设有“红军之星评选栏”,每学期一次的评选,让优秀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班级内的宣传展板换成以中队命名的红军人物事迹介绍、革命故事、励志故事,营造出浓厚的红军文化氛围。二、在课程中弘扬红军文化学校充分挖掘红军故事和事迹,结合对中学生培养的相关要求,编写成适合中学生阅读和学习的读本,让红军文化传承规范化、课程化。一是在校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组织教师重温红军的历史和故事,收集一些鲜为人知的红军故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事,让教师的心灵受到洗礼。二是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学校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广泛收集史料,先后走访了红军老战士、烈士陵园管委会等工作人员,并在红安县委、县政府及教育局的支持下,将七里坪的红军史实整理汇编成校本教材《红色七里坪(第二辑)》。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内容科学,详细记述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辉煌历史以及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让校本教材更有教育性。重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学科渗透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国家课程教学中,学校发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内容,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把红军精神融入学科教学,打造红色课程,让课程发挥“1+1>2”的育人功能。每周利用班队会、班会课等开展红军文化专题教育,延伸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组织学生阅读《红安为什么这样红》《红安将军故事》《红色记忆——七里坪》《秦基伟回忆录》《黄麻起义》《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红星照耀中国》《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等书籍;积极开展“讲好红军故事,弘扬红军精神”主题活动,鼓励每个学生花三分钟给全班同学讲一个红军故事。这些举措促进了学生对红军文化的理解。?三、在活动中弘扬红军文化学校分年级开展以“红军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每学期观看一部关于红军的影片,参观一处红军革命遗迹,参加一次红色情景剧表演或纪念红军精神的征文大赛。学校组织学生学唱《黄安谣》《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送郎当红军》等红色经典歌曲,让学生了解并感受革命先烈的文化生活和高尚情操,在活动中逐步继承红军精神,发扬光荣传统具体而言,活动分为以下三类:影视德育。学校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黄麻起义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织师生观看《黄麻惊雷》《铁血红安》《夜袭》《惊沙》《董必武》《李先念》《长征》等影视剧,了解与红军相关的革命史实,体会红军将士胸怀大局的奉献精神,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基地德育。学校将革命遗址作为德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七里坪革命纪念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弘扬红军文化培育老区新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