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课堂:从“怎么教”向“怎么学”转变社会组:张友琴幸福研讨幸福课堂:从“教”到“学”的转变•理论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教学目标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2)学生(学习主体)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学、学习的结果是可观测的、可检测的。•有效课堂的标准是什么:有效教学就应该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变化为目标例1:“历史性转折”复习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中国同盟会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阅读课本,列表整理100%两党成立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从已有知识出发,推导出“新知识”,并举史实说明类比推理:80%理解:两党纲领解释:历史性转折比较、鉴别80%例2:近代科学的诞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1)读图说出(2)阅读课本,列表整理(3)看图片说出100%近代科学诞生的影响从已有知识出发,推导出“新知识”,并举史实说明说出分析的角度80%分析:原因提出1个问题从已有知识出发,推导出“新知识”,80%100%例3:新航路开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4条新航路、2条旧航路(1)读图说出(2)阅读课本,列表整理(3)看图片说出100%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读图,调动已有知识,推导出“原因”,并区分原因的不同类型80%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以史证论、史论连接从史推论80%怎样做:从“教”到“学”的转变•教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程度目标制定:从“教”转向“学”1、学什么:知识、方法(技能)、情感重点难点:不一定是知识点,而可能是一种技能或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可能是某一情感目标2、怎么学: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平均回忆率是不同的3、学到什么程度:多少学生掌握多少内容“学习目标”的书写:具体的、可操作的、可检测的•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在什么条件下学习(教师创造什么样的学习条件)•学习的方式:学生用是样的方式学习•学习的结果:可观察、可检测以学生的身份看,学生看完“学习目标”后,学生是否能知道自己在这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习目标的书写一般不要超过5条“目标”让学生也知道1、目标主体(A)。应是学生或师生共同作为主体,而不是教师。传统描述: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现在提倡:能写出…能设计…,能解释……,对…作出评价,根据…对…进行分析2、学习标准或行为(B)。“目标”让学生也知道3、学习行为的条件(C)•在一组三角形中,在实际操作中,•在交流研探过程中……,用所给的条件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4、达标程度。(D)(最低水准)•至少正确回答其中80%的题目…,详细地写出…•没有错误地…,能准确无误地说出…客观正确地评价…。(限定目标水平表现程度以便检测)5、整合:将“教”的目标整合为“学”的目标生活从消费开始学习目标•学习将“标题”转化成问题,100%掌握•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上圈画出主要内容(100%掌握)•在书本空白处列出提纲(85%掌握)•用自己的话解释概念:消费\市场\绿色消费\时尚•联想练习:看到商店,你会想到些什么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学习目标•学习从图中获取信息的方法100%•推理:从图中看到的信息推理庄园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领主制度、骑士制度80%•学习提问:将“市民的城市”这个标题转化成问题(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100%•感悟:骑士精神80%《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教学设计张友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多的问题,能够列举出它所带来的后果。(2)了解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国际间进行了合作和努力,并取得了成果,但也存在着局限。(3)能够运用教师所给的材料,结合已掌握的知识,说出一两条该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材料,总结归纳,表达自己对社会问题的看法。(2)通过搜集资料、独立思考、小组探讨,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概括。(3)通过课堂分组探究,尝试与人合作,进行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社会生活中问题的分析、讨论,体会探索社会问题的快乐。(2)在小组合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