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从来就是一种文化权利。除了珍惜,别无其他。我喜欢买书,但我更珍惜读书的时刻。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可失去50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位莎士比亚。中国进入新时代,与书相约让人生翱翔,以书为媒为人生添彩。无论是前世“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传奇,还是今生《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故事;有时怀念《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回忆录》、《芳华》的家国情怀,有时期待《“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黑科技》的未来世界;不管是《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的中国特色,抑或是《孤独之间:一部另类艺术史》的西方文艺。爱读书,勤读书。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让我见识的深度无限提高,是我们青年对新时代的责任。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物质层面的“四大发明”、浩瀚文物,精神层面的爱国主义、君子品格。这些伟大的文化珍宝不读书何以获得呢?我们青年就该走下网络、走向书本的啊。我们确实要肩负起“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任。看2014年以来“倡导全民阅读”连续4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再看2017年底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的热播。读书给我们知识使我们丰富。读书,让我心灵的宽度无限拓展,是我们青年在新时代的光荣。自2018年1月1日起,《公共图书馆法》正式施行。新时代以国家的层面向阅读致敬,工作日、公休日、国家法定节假日,我们都有充足的时间去图书馆升华自己陶冶情操。因为读书,让我坚定信念、砥砺品行,始终胸怀祖国,心系民族复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为读书,让我励志在艰苦的环境中历练人生,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书写美好、壮丽的青春篇章。“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读书给我们力量使我们成长。读书,让我眼界的广度无限放大,是我们青年在新时代的步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记得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去的可爱模样。到今年是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如今依旧在书海里遨游,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继续奋斗。在充满书香的校园里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促膝畅谈,同默默奉献的老师一起教学互长。光阴荏苒,岁月流金。立德树人,造就良医。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建设的提速让我们看得更远,飞得更高。读书给我们方向使我们聪慧。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之旅简单而不简约。图书里蕴含的内容,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点滴见智慧。读不孤,必有邻。崇尚阅读,个人修养每天提升一点点,社会文明每天进步一点点,国家便能一点点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