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摘要我国学前教育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见幼儿教育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其中幼儿五大领域教育中的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在幼儿教育中取得了相应的重视。其中,舞蹈作为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当然也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舞蹈对幼儿形体塑造、气质培养、技巧训练、意志锻炼等方面起着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随着幼儿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其中幼儿舞蹈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不断被暴露出来,幼儿教师一味以幼儿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为主实施教学的做法显然也令幼儿难以接受,而对于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往往在还没有真正发现舞蹈的魅力时,就被教师要求去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长期训练后幼儿往往已经失去了学习舞蹈的兴趣,于是在舞蹈学习路上半途而废的幼儿也越来越多。鉴于此,本文选取幼儿审美情趣培养这一角度展开对幼儿舞蹈教学的研究,运用文献法、观察法及访谈法开展研究,分析了幼儿舞蹈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力图完善幼儿舞蹈教学中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关键词:舞蹈教学;幼儿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培养策略舞蹈教学中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策略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艺术教育的不断普及与盛行,目前艺术教育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许多教师及家长都已经认识到了让幼儿从小接受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幼儿艺术教育目前也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1]。许多家长也出于熏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能力、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等考虑而为幼儿选择了许多艺术特长课,其中舞蹈作为一门塑造优雅气质、熏陶幼儿情操的艺术学科,自然也受到了重视与关注,同时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弊病也在大众的关注中被不断暴露出来。现如今,幼儿舞蹈教学中最受关注的主要问题即是教师过于重视幼儿舞蹈技巧的掌握,而一再忽视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也导致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2]。实际上,幼儿舞蹈教学对于幼儿审美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侧重于幼儿审美进行积极的培养,从而使幼儿能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做到感受美、欣赏美并体验美。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由于过于追求幼儿对舞蹈动作的掌握与理解,往往会忽视对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长期以来幼儿的舞蹈学习就始终停留在一个刻意记忆动作的层面,实际上幼儿根本没有从舞蹈教学中体验到学习舞蹈的快乐与美好[3]。为进一步帮助幼儿舞蹈教师解决当前出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有效的解决策略来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本文特展开基于舞蹈教学的幼儿审美情趣培养相关研究。1.2.2研究意义通过相关研究的查阅,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略幼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因此,从理论上来讲,本文结合相关方面已有研究的成果对该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得出了具体、可行的幼儿审美情趣培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在策略内容方面进行了一定补充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实践上来讲,本文立足于实践经历,结合实习过程中所看到真实情况,发现舞蹈教学中幼儿审美情趣培养存在着诸多问题,又通过多种实际调查方式最终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给广大幼儿舞蹈教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我国,于平的著作《舞蹈文化与审美》,将舞蹈定位为人类最早发生的文化现象之一,并认为自觉的把舞蹈作为审美对象,同时又自觉地把舞蹈作为人类自我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段,却是近代以来的现象[4]。李晓东在《初探舞蹈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中阐述了在舞蹈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5]。其他如汪红的《论民族舞蹈对少年儿童美育的价值》、付民杰的《在舞蹈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三种途径》也分别对幼儿舞蹈教学的审美价值做了论述[6]。在国外,对于幼儿舞蹈教学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7]。克罗兹认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