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语气词哦的探析摘要语气词是表达现代汉语各种语气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有一定的封闭性,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际中尤为重要,交际中人们会经常用到“啊”“吧”“呢”“呀”“吗”等语气词,由于使用的频繁,语气词的用法及功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成果,也为丰富语气词做出了重要贡献。“哦”开始作为叹词使用,后来作为一个新生语气词引起了研究热潮,目前“哦”的使用频率不亚于“啊”等其他语气词,分布在各个方言区,并在网络领域作为新兴网络语频频使用,由于语气词具有灵活的使用位置,巨大的语义张力,丰富的语用功能,因此对“哦”从语义特征,语用价值,语境特点以及人物心理等方面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丰富现代汉语语言系统关键的一步。关键词:语气词;“哦”;语用功能;语气意义前言语气词是现代汉语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自身独有的作用,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必不可少,常见的语气词有“啊”、“呢”“吧”“呀”等,近年来对语气词的研究层出不穷。“哦”作为新生语气词,以前多用作叹词被学术界研究,现今,由于交际的需要,“哦”又承担着其他语气词身上所未能表达的语气意义,所以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潮。前人的专著中,有周洋的《论语气词“哦”的语用功能》、张邱林的《现代语气词“哦”》、陈启平的《现代语气词“哦”的多维研究》、毛继光的《认知视角下“哦”的语法化研究》等等。本文主要通过举例子的表达手法,以大量语言事实为基础,对现代汉语语气词做了系统描写与初步分析。首先简要回顾了过去对语气词的研究,继而将“哦”用法以及它的演变过程作了分析,并将它和其他语气词的用法及表达意义进行对比,找到现代汉语语气词的纵横联系,将之形成一个严密的系统,在此基础之上对新生语气词“哦”进行语气意义的分析与解释,主要解释“哦”作为语气助词的语气意义,再通过派生关系可得派生语气词的语气意义,大大简化了语气词语气意义的解释。一、“哦”’的本义及词义演变1.“哦”的本义在古汉语中,“哦”作为动词和叹词独立使用,最早出现在隋唐五代,有“吟咏”的意思,例如:“哦吟但写胸中妙,饮酒能忘身后名”。(许坚《题扇》)。之后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期刊上也会出现“吟哦”,但数量较少,例如:1904年6月10日,徽因出生于杭州。祖父林孝恂得知孙女出生的消息,喜悦地吟哦着《诗经·大雅》中的诗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他为孙女起名为徽音。(当代史传《林徽因》张清平)她如珠串末梢的一粒碧玉,池水清澈温润,水底细沙摇曳;滩头卵石有的一抹冷绿,有的数点暖红;热流悬挂于绿苔崖壁之前,似柳絮珠帘,如轻绡薄绫;鼓击水面的声音,宛若古筝之深沉吟哦。(1994年人民日报第一季)噢噢&哼hēng(1)鼻子发出声音:痛得~了几声。(2)低声唱或吟哦:他一边走一边~着小曲儿|这几首词是在马背上~出来的。(当代应用文倒序现汉词典)“哦”相关的语料库显示在这几句中“哦”是吟咏的意思,在此处的用法仅限于正式文体,比如诗歌、宋词等。在北大语料库检索出来的“哦”作为吟咏的意思总共有107例,多出现在当代一些文学作品和期刊当中,例如:时过境迁,历史发展了,然而,也给后人留下了一块块界石。林旭诗作的历史演变——从封建儒子的吟哦到维新志士的咏唱,验证了中国思想文化在近代发生的巨大转折。(王民1990年第7期,总第136期-广告中国现代散文十六家综论俞元桂等著)那声音犹如瑶琴之音,点点滴滴如珠落盘,细细长长如水流潺潺。随香风拂拂而下,随暮色徐徐散开。柳生也不去分辨吟哦之词,只是一味在声音里如醉一般,飘飘欲仙。(当代\文学\大陆作家\余华)一九八七年的早春,人们的心情非常不平静。年初我特送他一本钱钟书的《谈艺录》,并在扉页题句:“是非公道在人心”(这是我赠诗的末句,前三句为:“文章翻案岂常情,左右逢源不二门。黑白纹抨输后手”),希望他借所移情养性。这年四月,我年届古稀,写了四首“自寿诗”,邀请几位友好家宴时,大家一起吟哦。(当代\报刊\读书)但新文化运动后,白话文的出现,“哦”作为动词的用法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