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教学案第二节走向大一统的秦汉统治内容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特点。【知识结构】灭六国,统一天下背景:秦的统一北击匈奴,夺回河套统一岭南和西南夷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皇帝制度——至高无上中央:三公九卿制(专制主义中央朝议制度集权制度的建立)建立:地方:废分封,行郡县思想文化专制:颁布挟书律、焚书令【基础知识回顾】(一)、“六王毕,四海一”1、“六王毕”:前230-前221年,秦始皇相继攻灭东方六国,意义: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实现统一的条件有哪些?①商鞅变法侠秦国国力增强;②灵活运用“远交近攻”的对外战略;③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④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根本条件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四海一”w.w.w.k.s.5.u.c.o.m秦始皇开拓疆域的措施:①、北方:打击匈奴,夺回河套地区;修筑“直道”;筑长城②、南方:修灵渠,南征百越,统一岭南地区,置郡县。——岭南地区开始归属中央③、西南:将“西南夷”纳入版图——西南夷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诸侯混战局面;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③对周边地区施行政治控制,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的形成。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目的:巩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二)措施: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皇权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皇帝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2、中央官僚机构:结束了长期分裂扩大了统一规模标志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多元一体)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①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A、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为“百官之长”。B、御使大夫:“掌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C、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秦始皇实际并未任命太尉在,而是自掌军权。九卿:指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这九个部门的长官。了解他们的职能:如“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问: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向始皇告密?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特点:三公之间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大权最后集中在皇帝手中。三公九卿制度对秦朝的影响:A、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B、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可以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C、但是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君主专制,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②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皇权不至旁落。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3、朝议制度:“朝议”是在君主专制的前提下,中央丞相、御史大夫等讨论军国大事以供皇帝作为参考的形式。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是在君主专制下减少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但其作用是有限的,主要取决于皇帝的个人素质。4、颁布焚书令、挟书律。评价:根本目的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中央集权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集权②钳制了人的思想,破坏了古代文化③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④是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5、秦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废分封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