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重点】1.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2.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活动难点】1.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2.科学的人地观、环境观的树立【教学方法】资料搜集法、合作探究法【教具课件】多媒体课件资料搜集导学案【学情分析】本课教学涉及到课前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大难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搜集资料、不知道搜集哪方面资料、搜集到资料时又该如何分类和研究等等。所以,考虑到这些情况,应该给七年级学生提供一个有关资料搜集的活动提纲,使学生有纲可依,也为学生今后从事此类搜集资料工作提供了一个蓝本,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设计主线】1.课前,学生按《指导学案》搜集资料2.课堂中,进行活动指导,形成探究结论,提升地理能力:由宋祖英歌曲视频《辣妹子》切入本课------<共同探究>“一、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饮食”----<分组探究>“气候对传统服饰、民居建筑、身心健康的影响”------<共同探究>“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气候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全课总结,知识建构>-----<巩固练习>-----<能力拓展>【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宋祖英歌曲视频《辣妹子》:大家知道这段欢快火辣的歌曲表现的是我国哪个地方的生活场景吗?(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点拨)我国西南地区的居民特别能吃、爱吃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饮食现象的出现呢,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探究《气候和我们的生产生活》这个话题,带领大家揭开谜底。<板书课题展示目标>:气候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指出读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2.举例说明,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举例说明家乡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灾减灾措施。4.了解人类与气候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念。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切入活动]首先,我们来探究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展示探究标题和美食图片]一、气候对日常生活影响(共同探究与分组探究相结合)[过渡语]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们先从吃说起。不同地区,饮食各具特色。以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的饮食为例,来探究饮食和气候有什么关系。(共同探究部分)认识气候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饮食在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人们的传统饮食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很大差别。按表格要求搜集资料,填充表格内容,完成探究互动题目。主食饮食偏好北方地区面食为主(馒头、面条、饼、饺子等)咸、辣南方地区大米及其制品(米饭、米糕、米团、米线等)麻辣甜学生探究问题:1.根据搜集的资料,说说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有何差异?和气候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提供资料: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和降水量的区别、耕地类型及适合生长的粮食作物学生得出出北方和南方地区主食差异是由气候因素间接影响导致的。年平均气温12-16度,平均降水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2-16度,平均降水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24度,平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24度,平均降水1000毫米左右学生探究问题:2、北方居民和南方居民饮食偏好与气候有什么关系?[教师点拨]引出成语“蜀犬吠日”,说明西南地区气候状况。以点带面,分析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居民爱吃辣椒的原因:蜀犬吠日fei﹨蜀犬吠日fei﹨蜀犬吠日fei﹨(四川盆地空气潮湿,群山环绕,水汽不易散开,天空多云雾。那里的狗不常见到太阳,见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对着太阳叫。因此,蜀中有“蜀犬吠日”和“天无三日晴”之说。因为空气湿度大,人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因此当地居民多喜吃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学生探究问题:3、我们的家乡枣庄,四季饮食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议一议,这又与我们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枣庄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四季饮食多冷食、水果多温补类食物辛辣、炖菜、火锅、粥汤多清淡祛火食物[教师点拨]出示枣庄气候直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