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三尺讲台演讲稿[精选]甘守三尺讲台争做“四有”老师三尺讲台融进的是辛劳,是陶醉;融进的是师德,是师魂。正如习主席在座谈中所言:"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做一名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的职业理想和人格追求;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实践的现实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这篇讲话中让我受益良多,成为了我今后从教道路的指明灯。细想,总书记指出的“四有教师”每一条都是好教师必有的特质。更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品质和努力的动力。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我们不应把教师当成一种职业,我们应该当成毕生的理想去追求。“教师就是平凡的、朴素的人”,坚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够给学生传播民族梦想的正能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始终把“育人”和“教书”铭记于心。在注重学生品行的同时去教学问才能使学生品学兼优。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理想信念,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孩子、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曲直、善恶、第1页共3页义利、得失是一个教师应当为学生起到的表率。“师垂典则,范示群伦”,道德情操是成长为一个好老师的先决条件。一个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应该把敬业爱生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准则,同时加强自我修养的锤炼。“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自我修养的陶冶需要在读书上下功夫,要用精神食粮去涵养。教师只有常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以诗书育浩然之气,才能认识和相信道德之理。教师自我修养的完善更需要在行动中磨砺。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严以律己,用个人的行为来体现自己于公于私、于国于民的价值取向。要在日常言行中三省吾身,自觉坚守伦理底线,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唯此才能体会和展示道德之美。三、做好老师,要有知识素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使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有扎实学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师生之间“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识传授关系,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同时老师自己也要自由探索,勇于创新。如果教师知识不扎实、教学不过硬,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古训,指的是教师应在学识上高人一筹,应具有深厚的学识。面对当前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好老师应具备精深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以及广博的文化知识,应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汲取并灵活运用新知识。好老师不能满足于装满自己的“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时时有“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回应新的挑战。要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到“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第2页共3页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原点就是爱,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任务,有爱才有责任,爱教育、爱学生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