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部分(7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Ca:40Fe:56Cu:64Zn:65Ag:108一、选择题(1~9每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0~12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共27分)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鸡蛋长时间放置发臭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2.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A.单质B.稀有气体C.化合物D.氧化物3.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与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AlCl3B.MgSO4C.FeCl2D.AgCl4.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的转化不可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a2SO4NaOHB.KNO3KClC.MgCl2Mg(NO3)2D.CuOCu(NO3)25.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浓盐酸和浓硫酸都可用于干燥氧气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6.化学肥料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化肥与熟石灰共存会降低肥效的是A.氯化钾B.硝酸铵C.尿素D.磷矿粉7.“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生活”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有效措施是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废旧电池回收再利用;④开发新能源和太阳能;⑤焚烧废旧塑料可解决“白色污染”A.①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D.①②③④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且能共存的是A.Na2CO3KClNaClB.BaCl2AgNO3HNO3C.KNO3H2SO4NaClD.FeCl3NaNO3NaOH9.某铁含样品5.6g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0.22g,则其所含杂质可能是A.镁B.碳C.铜D.锌10.密闭的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ABCD理科综合试卷第7页共13页反应前的质量/g19.78.731.60.4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7.403.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的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此反应是分解反应11.如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杯乙和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生成B.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C.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D.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12.在托盘天平的两端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镁,右盘烧杯中加入铝,反应完毕后天平仍然平衡,则加入镁和铝的质量比可能是A.4:3B.32:33C.33:32D.1:1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20分)13.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2个铝离子________(2)氢氧化铁________14.根据下图所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⑴属于阴离子的是(填编号,下同);⑵属于金属元素的是;⑶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粒子是。15.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______而变质,变质后的氢氧化钠可以用_________来检验,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根据图示回答:⑴p点的含义;⑵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得溶液的质量为;⑶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⑷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用“>”、“=”、“<”表示)。理科综合试卷第8页共13页17、在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大”或“小”)。18.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