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早在唐代,韩愈就说过"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这句话精辟地概括出了教育领域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人的心理活动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两大部分,智力因素包括"感知理解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力、评价能力、应用操作能力"等方面;而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坚持性、自制性、独立性这十二个方面。他们两者间存在一个怎样的关系呢?传统的教育偏重于提高学生能力、智力的研究,而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不够,因此出现了学生意志弱,自制力差,高分低能等现象。后来,专家们经过研究,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效果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智力因素占25%,非智力因素占75%,无论何人也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如果没有兴趣、毅力、目的性等非智力因素起作用,那么他的智力因素则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大凡在科学上有所建树的人,都是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专心致志、意志坚强的人。例如,达尔文正是由于对科学无比热爱,才选择了它并为之奋斗终身;伽利略由于对摆动现象的好奇心才驱使他研究发现了钟表的"等对原理";我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在不幸身染脑炎的情况下,凭着顽强的毅力,继续从事科技创造和科普知识宣传,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当爱因斯坦誉满全球时,他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才能,我只不过喜欢寻根问底罢了。"在这里,正是由于他们充满激情、专心致志、意志坚强,才使他们的事业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学习创造过程中对智力因素获得良好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不久前,我们曾对班上智力水平差不多的10个学生作过一次调查,我想用这个材料来说明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黄蕊,6岁半,父母是普通工人,不能做什么家庭辅导,但对她从不娇贯,自己的事让她自己做,家庭气氛民主和谐。她的自觉性很强,学习态度非常端正,生活有规律,兴趣广泛,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李啸尘,7岁,父母均是大学本科生,家庭相对要宠爱些,习惯良好,但由于骄傲自满,成绩不稳定。周诗琪,7岁,智力较高,在开学的一次语文考试中成绩突出,但自制力太差,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和情绪,想干就干,不想干就不干,上课时讲话,搞东西,现在她的成绩已看不出什么优势了。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儿童成才,最关键的因素不是智商的高低(因为,凡是能进入普通学校学习的学生,其智力都差不多),而应该是思想、意志、生活习惯、自主意识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受此启发,我们认为必须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培养出全面的跨世纪的人才。下面就主要谈谈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要使学生能够学好语文这门知识性较强、较枯燥的学科,首先必须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下面分三方面来谈:一、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低年级儿童天真可爱,崇拜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要让学生喜欢你,他才会喜欢学你所教的这门课程,切忌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让他们相信自己完全能学得很好,树立起自信心。二、低年级儿童对丰富多彩的世界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生动形象的东西讨厌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而且他们注意的时间短,易疲倦。针对这个特点,教学工作就必须遵循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充分结合的基本规律,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实行整体改革。我校实施的创造教育正是这条规律的体现。除了完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方式外,最重要的就是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具体操作:①导入新课,以奇引趣,每节课的引入不要千篇一律,要根据教材不同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引入方法,可以以操作演示引新,以复习旧知引新,以自学引新;②讲解知识,以"导"激趣。孩子们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解决方法,也有浓厚的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必须注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