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2、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写出鹅的动态美,听觉与视觉、静态与动态、音声与色彩完美结合,将鹅的形神活现而出。4、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5、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6、凉州词(唐)王之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诗。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7、登鹳雀楼(唐)王之焕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8、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9、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它通过边塞军中一个宴乐畅饮生活的片断的描写,抒发了守边将士忠勇爱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10、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1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全诗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12、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1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15、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16、古朗月行(节录)(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17、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1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令人回味无穷。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