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演讲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的论文题目是《道路线形安全性分析及评价》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道路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承载者之一,对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运输业不断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道路交通事故,尽可能减轻事故对人们生命及财产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应当以交通安全性为基础,对道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提高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道路线形设计与道路安全性间的关系作为道路的骨架支撑系统,道路线形对道路的各个方面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于道路路基及多种设施的规模和投资,还是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舒适性及其通行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决定性作用。道路一旦建成,线形将会长期存在,此时若因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并进行整改损失会相当大,因此,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慎之又慎。我们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一,道路交通安全的现状以及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情况及其分析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交通事故猛增已成了交通管理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汽车交通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给人类以舒适和便捷等正面效应的同时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交通事故就是其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负面效应之一。正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对事故预防及对策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许多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实行了综合治理交通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虽然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很高,但交通事故上升的势头已趋于平缓,欧美、第1页共4页日本等发达国家交通事故尤其是近几年交通事故处于稳定趋势,而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却依然严重,而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于世界首位。近年来在我国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交通事故及伤亡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我国自1951年开始统计交通事故数据,当年全国共发生交通事故5922起,死亡852人,伤5159人。①1951年至1984年的30多年间,交通事故各项指标的变化基本上是平稳的。80年代中期以后至今,社会交通需求日益旺盛,城乡交通活动随之剧增,而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的发展却不能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需要,道路交通事故急剧增加,尤其是1991年后随着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迅速,交通事故及其死亡人数急剧增长。从1998-2002年的5年中,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绝对数呈上升趋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5%、8.8%、42.7%。2002年全国一般以上道路共发生交通事故77.31万起,造成10.94万人死亡、56.21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亿元,与2001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41%、3.26%、2.85%、和7.66%,是历年之最。②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远大于世界发达国家,道路交通事故致死率也远大于发达国家,这是由于发达国家通过上个世纪70-80年代的治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呈逐年下降的态势,而我国却恰恰相反。从相对指标来看,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率和车祸死亡率都在下降,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虽然除了经济损失指标以外,其他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此研究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上面我们已经了解到,道路作为骨架支撑系统,对交通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下:二,道路交通系统三要素(人,车,路)与交通安全的关系1.行人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人是交通安全的主导因素。交通安全关键在于人,人对交通安全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研究分析影响驾驶人行为的因素,严把驾驶人交第2页共4页法关、技能关、体能关,加强驾驶人队伍教育和管理,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2.车与交通安全的关系。车是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有什么样状况、什么样类型的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