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教师授课教案学年度2014-2015年第二学期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教师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单元授课计划单元名称计划课时教材分析重点难点学情分析具体课时安排课时授课计划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第(二)册第(八)单元第(34)课第(1)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小蝌蚪找妈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知青蛙变化。过程与方法把朗读课文和看图、观察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遇事要主动探索的道理,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读本课生字,进行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结合课文,找出描写小蝌蚪变化的句子,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教具学具课本、挂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三.朗读感悟: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知道小蝌蚪长什么样?(出示第一幅图)这就是小蝌蚪。2.揭题:(板书:小蝌蚪找妈妈)3.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他们找到妈妈了吗?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标记。2.教师泛读课文,学生给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3.学生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序号。4.学生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1.出示第一幅图:(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2)指名朗读第一段(3)思考:小蝌蚪长什么样?他们在干什么?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4)小蝌蚪可爱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出来,齐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学习。通过看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初读课文,理解文意。根据图画学生进一步分析文意,并且掌握文中小蝌蚪的变化。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设计意图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四.课堂小结五.实践活动2.出示第二幅图。(1)观察图上画了什么?朗读第二自然段。(2)小蝌蚪有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腿)(3)指导朗读:小蝌蚪—着急鲤鱼—亲切、热情(4)分角色朗读(5)小结学法:看图、读文、思考、表演3.学习第三幅图:小组合作,采用第2自然段学习方法(1)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2)分角色表演4.学习第四、五幅图朗读第4、5段(1)小蝌蚪有什么变化?(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3)小蝌蚪的妈妈长什么样?5.学习最后一幅图:小蝌蚪有什么变化?齐读最后一段。6.小结: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从小蝌蚪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回家读课外书,或在爸爸妈妈帮助下查找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的相关资料,课间和同学们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能够独立自主地表达出自己的建议,获得进一步的提高。自主学习后两幅图,并结合文章进行理解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板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1)课后反思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青蛙天津市河东区第一中心小学课时授课计划第(二)册第(八)单元第(34)课第(2)课时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题小蝌蚪找妈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将课文和观察生活结合起来,积极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教学难点利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说话。教具学具课件、生字卡片教学程序教学环节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二.识记生字三.指导书写1.说一说青蛙变化的过程。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出示“我会认”生字,自由认读。2.自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连成词语读一读。3.指名认读、朗读4.小组合作: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5.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1)熟字加偏旁:可+阝=阿丁+页=顶(2)比一比:坡——披6.给生字组词7.给“我会认”生字注上拼音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注上拼音2.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的结构特点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有:小面的“月”字,撇变成竖条:上面是折文,不是反文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学习。通过看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多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