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贵州省仁怀市实验小学汤云芹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0页。教材简析: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的轴对称特性,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设计图案打好坚实的基础。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感知—操作—体悟”来获取知识。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等实践活动,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理解感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继而将轴对称图形与实际生活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世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彩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游戏:春天到了百花盛开,吸引了好多漂亮的蝴蝶。可是有只蝴蝶非常的调皮,把自己的半边翅膀给藏起来了(多媒体出示半只蝴蝶),你能找出它的另一半翅膀吗?(多媒体出示:几种翅膀让学生选择)2、游戏:从不同事物中找共同点。(出示洋娃娃、飞机等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外形,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师:是的,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对对称这一现象有初步的感受。】二、自主探索感悟特征1、教学例题:①谈话:“五一”假期我去参观了一个展览馆,给大家带来了几样物体的照片,(天安门、飞机、奖杯等)仔细观察,看看它们也是对称的吗?(多媒体出示图片)师:是的,这些物体也都是对称的。(板书:对称)②说说生活中的其他对称物体。(学生汇报)1③对称图形:把这些物体画下来,所得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④动手操作:请你拿出这些图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同学们说一说。⑤全班汇报。师指出:这些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我们把这些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请你把图形翻开来看看,还发现有一条什么?(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边讲解边演示: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并标示对称轴。⑥说说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通过看、折、比、说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形成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并适时的揭示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概念,使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逐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教学试一试①出示题目: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判断下列每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②拿出手中的图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共同验证。③汇报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为什么?然后师用多媒体演示对折重合的过程。④重点演示说明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设计意图:把学生熟悉的一些图案作为观察和操作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从每一组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以巩固刚刚获得的初步知识。】三、互动交流巩固提高1、分组活动:谈话:我们周围有很多漂亮的轴对称图形,想认识更多的轴对称图形吗?我们一起去看看。(想想做做:1题)①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②分组汇报交流,并说明理由。③老师多媒体演示,对折验证。2、游戏:(卡片出示MAO、TAI每个字母的一半),先让学生猜,再逐一出示完整的字母,最后连起来读一读,看有什么新发现?(茅台)3、想象练习:给出四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想象这些图形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并说说为什么?(想想做做:4题)【设计意图: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