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仿真提升练习通史特色专练(六)现代世界文明创新发展的演进历程(含年最新模拟试题,详细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百所重点中学联考)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分析,说明应是1917年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推翻封建王朝的二月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因此应选D项。答案D2.(·广东六校联考)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式样被称为现代化模式。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从模式上突破了早期现代化理论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解析根据关键信息: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从模式上突破。A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B项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不符合题意;C项是无产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尝试,结果失败,不符题意。十月革命的胜利,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历史纪元,开辟了一条新的现代化道路,即社会主义,D项正确。答案D3.(·九江二模)二战后,随着冷战局势的加剧,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分别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这四个国家的国名中,违背政治学基本常识、人民含义出现重复的是()。①德意志联邦共和国②德意志民主共和国③大韩民国④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A.①②B.③④C.②④D.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违背政治学基本常识、人民含义出现重复的含义,“”“”“”“”正确的理解应是民主与共和、人民与民主的重复,由此可排除①③,②④正确故C项正确。答案C4.(·广州模拟)1962年12“月,赫鲁晓夫在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作报告时指出,在核武器时代,必须显示出,更加清醒的头脑和消除国家不和的各种障碍的更大愿望,同时应该”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与这一主张直接相关的事件是()。A.柏林危机B.古巴导弹危机C.朝鲜战争D.越南战争“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关键信息:1962年12”“”月核武器。采用排除法,A项发生于1949年,C项发生于1950~1953年,D项存在于1961~1973年,虽然与材料中的时间相符,但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并不涉及到核武器问题,故选B项。答案B5.(·宁德质检)“”“”“”“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答案D6.某位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权利法案》颁布时B.罗斯福新政实施中C.十月革命成功时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解析本题考查两极格局的结束。意识形态斗争逐渐减弱主要是在苏联解体后,题干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带来的弊端,故选D。答案D7.(·广东高三调研)“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以上这句话表达了()。A.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C.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