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学习《和氏献璧》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宝石——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2、结合上下文理解为什么将卞和称为“坚贞之士”的原因。3、结合上下文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结合上下文理解“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这句话的含义,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理解卞和被称为“坚贞之士”的原因。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孩子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就是要你们和老师唱反调,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挺清楚了,老师举左手,你们举右手;老师举右手,你们举左手;老师举双手,你们不举手;老师不举手,你们举双手。游戏开始!好,现在翻开书,我们现在还在游戏中,怎么办呢?你看,没有手,我们就翻不开书,没有手,我们不能——不能——没有脚呢?没有了脚,我们不能——不能——没有了双手,没有了双脚,没有了眼睛,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一、复习导入1、板书“璧”字,请学生猜测其意思,揭题,读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卞和献璧一共献了几次?(三次)是的,卞和怀揣着这美玉,一献就献了三次。(板书:一献、二献、三献)二、文言文与现代文对照,体会“坚贞之士”。1、出示“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题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这句话,指导学生读通、读顺。2、快速浏览课文,寻找到与这句意思相同的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体会“坚贞之士”的意思。三、学习第一、二献璧1、体会玉匠两次所说的话2、体会卞和内心深处的痛苦。师:卞和心里的美玉在玉匠眼里却是这样的平凡和普通,卞和是怎样说的?在第二自然段里找一找,用波浪线把卞和所说的话勾画下来。(师巡视)‚师:尽管卞和如此急切地为自己辩解,但仍被厉王砍去了左脚。但他仍不气馁,待到厉王去世,武王登位,卞和又把这块石头献给武王,玉匠再次认定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这次我们听不到卞和解释的声音了!但是,我们却分明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卞和是多么苦,请闭上眼,在满朝文武百官面前,失去双脚的卞和慢慢得爬过来,出现在你眼前的卞和是什么样的?谁能说一说?ƒ卞和不仅身体痛,而且心里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悲痛欲绝的卞和!(播放背景音乐,出示句子:卞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脚下一连痛苦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谁来读一读。师: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卞和?师:满脸是血的卞和,他哭了三天三夜(点击课件,“三天三夜”变红)这是长达三天三夜的痛苦,持续72小时的哀痛,长达4372分钟的痛苦,谁来读一读?师:是的,你还看到一个怎样的卞和?从哪里感受到卞和的悲伤??(点击课件,“双眼泪尽、血都流了出来”变红)是啊,他在哭,哭得泪尽了,哭得眼泪里的血都流了出来,谁来读一读?师:听,他的哭声在山谷里回荡,他哭得撕心裂肺,泣不成声啊!一起读!④师:卞和,你这么伤心,究竟是为什么呀?谁来替他说一说?(出示:宝玉,却被说成是普通的石头;坚贞之士却被说成是骗子,这才是我悲痛的原因啊!。)师引读:他痛心的不是自己失去双脚,而是宝玉难见天日……师引读:他痛心的是对人格的侮辱,远远超过了身体的创伤……..师引读:无能之人颠倒黑白,坚贞之士怎能不悲痛呢?⑤卞和啊,当你捧着玉石,第一次献璧,你失去了左脚,第二次献璧,你失去了右脚,如果第三次还去献的话,作为他的孩子,你想对他说些什么?⑥面对着自己儿女的苦劝,卞和退缩了吗?师:是的,为了不让宝玉沦落,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为了向君王表达自己的忠诚。卞和还是毅然而然地捧着玉石去献了!如果说第一次献璧,献出的是他的左脚,(板书:左脚)第二次献璧,献出的是他的右脚,(板书:右脚)那第三次,你觉得他会献出什么?师:是啊,他准备献出的是自己的仅有一次的生命!(板书:生命)四、学习第三次献璧,深化中心思想1、了解第三次献璧的结果2、结果如我们希望的圆满与美好,当昔日普通的石头变成价值连城的美玉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你猜测人们会说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