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最好的自己加入四十中这个大家庭至今已有四个年头,回顾我的成长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但每一步都有学校每一位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成长的感悟与大家分享,以期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智慧。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我并不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只是读研期间在同学的怂恿下考取了教师资格证,而后又随着庞大的毕业生队伍疯狂的参加各种公务员、事业编考试,最后在同龄人的羡慕嫉妒中得到了这份省会城市的有两个假期的体面的稳定工作。而这个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我眼里有着绝对权威、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神圣尊严,自己七年来探寻的又只是古书文献、典章制度,所以这个讲台让我畏缩、这群学生让我退却,当时的我胆怯又无奈,彷徨却无助。但幸运之神又一次光顾于我,当时我们校的教学安排有一项是每位教师出一堂公开课,还鼓励每一位教师去听课,那时的我就像久旱逢甘露的幼苗,疯狂的去每一堂课上去汲取养分,在被我校老师教学风采所折服的同时我的内心也难以平静:“我讲课也能这样吗?试试看,万一能做到呢?既然技不如人就努力吧!”我真的很幸运,当时学校贴心的让我只负责两个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卸下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耽误学生的思想负担,同时较少的课时使我有大量可支配的时间来听课备课;而我们历史组的每一位我亲爱的姐姐们、还有一位历史爷爷(已退休的王老师),毫不保留的贴心的给我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的每一堂课都让我去听课学习,课后的教案、备课资料也毫不吝啬,而我的每一堂课也都帮我悉心指导,有时一堂课她们会提示我多种讲课的思路,让我自己在讲课过程中品位与体会。2012年5月份道里区各高中的教研组长来我校听课,高一的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新航路开辟》的公开课就由我承担,而且只有两天的准备时间,我觉得压力很大,我们组老师一如既往的对我进行指导,我的师父李维侠老师还建议我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将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与背景的顺序加以调整,教务处的领导和组内老师还在我试讲之后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公开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一次的公开课都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这样不知不觉中我可以自信的踏上讲台,从容的面对学生。我很庆幸我遇到这样的家人、我很欣喜我有这样的进步。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我校浓厚又极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氛围熏陶滋养下,在与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又真诚朴实的领导同事相处中,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努力,努力去塑造去发现那个令自己都欣喜的自己!二、试试才能行,拼拼就会赢刚参加工作时就看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事无巨细、披星戴月,对我校的班主任们更是敬佩不已,每一次学校组织的优秀班主任讲座和资深老师的论坛都深深打动着我,为他们的朴实无华,甘于奉献所感动,也为他们的教学智慧而喝彩,我也一直认为自己并不适合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其他的班主任又是那么的优秀,所以当李校长找我谈话时,我就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第一次我拒绝了,之后的一年,我当了几次代班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次近距离接触都让我感触良多,之后李校长又一次和我谈心,亲切的话语烫平了我心内的忐忑,有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她说:“有校领导做你的后盾,还有这么多优秀的老师和你并肩作战,你怕什么?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会做的很好!”为了这份信任,我决心以战斗的姿态迎接挑战。四十五名个性鲜明、生龙活虎的学生一度使我焦头烂额,在一次次的交锋中我知道严厉是没用的,但对待蛮牛一把青草都比鞭子管用,更何况是孩子呢?!在一次扫雪时,其他男同学都干活只有李富余和于涵在旁边看着,还指指点点,他俩拉帮结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我决定分头找他俩谈话,各个击破。对于李富余同学我采取自我表扬法,说说自己的优点或都哪做的好,让他使劲夸自己。他不好意思的笑了,说哪都不好,后来支支吾吾说自己校服穿的好,我肯定了他的优点,再以后就经常让他自我表扬,先是仪装仪表,然后是值日工作,慢慢的就是纪律和学习,优点越来越多了。于涵完全是个富二代,还总塑造自己狂傲不羁的形象,在心理老师李源泽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他特殊的家庭情况和怕别人瞧不起就伪装自信的极度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