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王安忆简介有关《长恨歌》参阅资料王安忆简介•王安忆(1954年3月-),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母亲为女作家茹志鹃。1955年随家庭迁居上海。初中毕业后时期曾在安徽五河农村插队落户,后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演奏大提琴,并在业余开始写小说。1978年回上海工作。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她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2002年以《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其许多作品被译成英、德、荷、法、捷、日、韩、以色列等多种文字,在海内外有广泛声誉的华语作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黄河故道人》《流水三十章》《米尼》《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中短篇小说集《雨,沙沙沙》《黑黑白白》《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鲍庄》《乌托邦诗篇》《荒山之恋》《伤心太平洋》《海上繁华梦》《香港的情与爱》《叔叔的故事》《人世的沉浮》《隐居的时代》《忧伤的年代》《化妆间》《儿女英雄传》《剃度》散文随笔集《蒲公英》《独语》《走近世纪初》《旅德的故事》《乘火车旅行》《重建象牙塔》《王安忆散文》《窗外与窗里》《漂泊的语言》《母女同游美利坚》(与茹志娟合作)《街灯底下》文论集《故事与讲故事》《心灵世界》《小说家的十三堂课》《我读我看》《王安忆说》《华丽家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世界》《王安忆读书笔记》《王安忆导修报告》《对话〈启蒙时代〉》(与人合著)《对话录》(与人合著)获得荣誉1985年-1986年《小鲍庄》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6年《纪实与虚构》获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文学类1996年《长恨歌》获选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1998年《长恨歌》获选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1999年《长恨歌》获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1年获第一届星洲日报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01年《富萍》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2002年《上种红菱下种藕》获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中文创作类、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文学类2003年《富萍》获选「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长篇小说二等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2005年《遍地枭雄》获亚洲周刊中文十大好书2008年《启蒙时代》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2008年《启蒙时代》获第2届红楼梦奖评审团奖讲述了一个经历繁华上海的女子王琦瑶的一生。王琦瑶是上海一家平常弄堂的市民的女儿,因为长得很漂亮,参加选美得了“上海小姐”的第三名,尔后成了当时一位大人物李主任的外室,住进了华丽的“爱丽丝”公寓做了女主人,但好景不长,李主任因飞机有关长恨歌A内容简介失事遇难,王琦瑶的繁华梦从此不再。解放后,她在平安里弄堂靠打针过活,生活中也相继出现了几个男人,康明逊、莎萨、重逢的程先生、以及比她年经近三十岁的老克腊、但总也修不成正果。在她寂寞地走过56个春秋时,一个叫长脚的流氓潜入她家行窃,为了争夺那个李主任留给她的装有金条的雕花木盒子,长脚掐死了她,故事就此结束。B主要人物王琦瑶,蒋莉莉,程先生,严师母,康明逊,萨沙,薇薇,张永红,老克拉,长脚,阿二,吴佩珍。C文本分析王琦瑶去参加选美,在她决定选美之初,她的导演朋友曾经有过一番善意的规劝,指出了这选美的实质“不过是达官贵人玩弄女性”,但这些话对于当时一心只想证明自己的美丽的不甘平常的王琦瑶来说,根本听不见的。不仅听不见,反而更坚定了她的偏要走到底的决心。然而选美之后,成为李主任的外室,甘当“金丝鸟”并引以为乐事,则是她自己有意识地向悲剧走去的过程。当她第二次与李主任见过面,接受了他在老凤祥买来赠与的戒指后,对于李的到来竟有些翘首以待。作为一个正当妙龄的年轻女子,她的企盼应当是爱情,李是个大人物,与其厮混过的女人乃是“不计其数”,从他的地位与王的年龄来说,李是不可能给王以真正的爱情的,而王似乎要求的也不是爱情,因为在这之前,她早就回绝了对她一往情深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