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三年级《合作式跳绳》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一)、设计理念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二)的目标要求,以跳绳为主教材,通过学习。使学生自主了解、探究、掌握跳绳的多种跳法、相关知识、使学生总结出《跳绳》与身体的关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跳绳》动作与方法的编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与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而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能与技巧。自信心强,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存在着娇气、任性,缺乏一种合作精神。通过本课学习提高学生的团体精神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关心和重视老师和同学们的态度与评价。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形式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在学习的实践中获得知识、方法与技能。教学中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注重个体差异。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喜悦。(三)、教材的选择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由于设备简单,不需要很大的场地容易开展,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促进少儿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少儿心肺功能和胃肠功能。(四)、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性学习使学生了解跳绳的多种玩法;在玩中进一步了解跳绳技术的有关技巧。2、学生能掌握多种跳绳的玩法,并能利用绳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玩法以及作为器材进行各种跑跳游戏。3、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五)、重难点:重点:先摇绳,后跳起难点:上下肢动作的协调配合(六)教学过程1、常规与准备阶段(5分钟)①课堂常规:学生呈四列横队的形式站队,以保证课堂常规的落实,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②准备活动:通过游戏:抓尾巴和绳操,充分活动开展身体各关节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跳绳的热情,达到机体动员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2、探索研究阶段(30分钟)③单人自由跳绳练习→单人跳法展示→1分钟定时跳绳设计意图:单人自由跳绳练习激发学生创造性,探究不同的跳绳方法;单人跳法展示培养学生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和自信;一分钟定时跳,看谁跳得多,提高学生短时跳的速度,激励学生“爱拼才会赢”,突破极限。④双人合作跳绳练习→双人跳法展示→双人合作跳绳竞赛设计意图:双人合作跳绳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双人合作跳绳竞赛,看谁先跳完,进一步加强跳绳的技术动作,减少失误率⑤跳绳的拓展游戏(1)——“飞行接力赛”设计意图:全班分为四组排成4路纵队,每人手持一条对折绳站好,模仿飞机起飞和降落,以最先安全完成飞行的队名次列前。⑥跳绳的拓展游戏(2)——“快乐跳起来”设计意图:全班分为四组排成4路纵队,每对选出两名同学拉绳从排头向排位跑,绳到哪位同学脚下就迅速跳起。3、稳定情绪阶段(5分钟)⑦放松身心: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为了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个简单的情景放松活动《下雨了》,我说:“春天到了,轰隆的一声下雨了”说完同学们就用手轻轻的拍自己的腿,“雨越下越大了”我说。学生们拍腿的速度加快了,“雨渐渐地停了”拍腿的节奏放慢了,最后停了。⑧集中评价:组织学生以自然集中的形式围绕在教师周围,首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评价,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教师总结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下课,师生再见。(七)、教学策略与手段: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跳绳学习的常见错误,我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