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包公审驴》导学案单元主题:智谋课题包公审驴主备人李静时间2015.04.16班级四一班组名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9个,会写字7个。理解词语“惊慌失措、悉心、懊恼、闻所未闻”等词语,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小组交流从包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3、通过一对一交流,学习包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通过小组交流从包公处理事情的方法、态度上,懂得智慧的作用。2、学习包公自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挥聪明才智的能力。方法指导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知识链接包拯是我国历史上极有见识和抱负的政治家、改革家和著名的法律专家,也是天下第一清官,人称“包青天”。他执法如山、断案如神不畏权势,敢于冲破官僚、贵族、豪绅、恶霸编织起来的网络,以不怕身败名裂的勇气,同贪赃枉法、敲诈勒索、任意欺压百姓的贪官污吏作坚决斗争,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以“当一时清官,只能为民造福一时;当一世清官,就能为民造福一世”的道理为动力,在“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的官场上巧妙周旋,苦心执政,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流程具体内容自主学习我最棒1、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了一遍,认识了词语:------------------------------------------------------------2、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了本课的词语:懊恼:遵命:闻所未闻:惊慌失措:悉心:狡猾: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宋朝著名清官()巧用(),帮助()找回()的故事。4、我的疑问:探究展示我在行问题一:包公为什么要审驴?(提示:默读课文1-2自然段,用笔画出来,同桌讨论,展示汇报)问题二:包公是如何审驴的?从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包公?(提示:大声朗读3--10自然段,圈画出重点词句体会,小组讨论,展示问题三:审驴的结果如何?(提示:同桌互读11--12自然段,独立思考,展示汇报)拓展延伸这篇课文中谁都使用了计谋?结果如何?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提示:小组讨论,指名展示)拓展阅读达标检测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天,刘五()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了一袋木炭去卖。等买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驴背上的鞍子还是那个鞍子,套在驴嘴上的辔头也是自己亲手做的那个漂亮辔头,可是驴却是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的驴这么一会儿就病成这个样子了!刘五惊慌失措,东奔西走,到处寻走,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刘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他想了想,把这头瘦驴牵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该是谁,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1、在括号里填上动词。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大吃一惊:惊慌失措:3、读了此段你觉得刘五告驴荒唐吗?若是你应该怎么办?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