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被排挤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教育讲座,家长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看一看在这样的事件中,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孩子又有怎样的感受,这样,我们才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互动没法描述,只能是互动之后的分享啦。一点点记录。第1个例子:在刚才的互动里,我发现,自己要去吸引对方的注意,其实很辛苦,尽管我做出很多可爱的表情和样子,其实我一点也不享受。我发现我女儿也是这样,她在和朋友的互动中,会讨好对方,她很想要朋友的欣赏和认可,现在我知道,女儿也很累。明豫:我很欣赏你说的关键点,她想要朋友的欣赏和认可,那你可以怎样做?妈妈:……明豫:她想要的欣赏和认可,由你来给她,你看怎样?妈妈:我有给啊。我经常夸她,有帮妈妈做事,画画得很漂亮……明豫:看起来,她想要得到你的赞美和欣赏,需要有付出和交换,所以,有没有可能,她想要友谊,也是用这些交换的方式?妈妈:……(思考中)第2个例子:先生:当他转身的时候,我心里很难过,很内疚,我曾经伤害过他,而他现在渐渐长大了……我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我看了很多书,听了很多讲座,我发现自己还是做不到,于是,我让我太太去做……太太叹了口气,有些无奈,说,他总是让我去做……老师笑咪咪地问,“我很欣赏和感谢二位一起来参加我们的沙龙,而且坦诚地表达你们的感受,现在,我可以问你们两位一个问题吗?”得到许可之后,老师问太太:“当先生这样要你去做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太太:我觉得,他凭什么要我去做?老师:嗯,这是想法,不是感受。……来回了两三回之后太太:我很烦,心口也堵……老师:对,这是感受…………于是,老师和太太一问一答,抽丝剥茧,太太终于说出了“他凭什么要我去做”下面那些心里真正的话。老师轻轻地问先生:你听到了吗?太太的话?现在你了解到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了,对吗?也知道,在这一件事上,你可以怎样做,对吗?先生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含笑说,知道了。太太追着问,那孩子被排挤的情况,我怎么帮他呢?老师:“在刚才的互动里,你们都谈到,夫妻关系才是家庭里的第一关系,你和先生在彼此有分歧的时候,如果能学习怎样去面对,彼此了解和沟通,渐渐地取得一致,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如果你一直帮他解决问题,他怎么有机会去学习怎样面对那些‘问题’?”第3个例子:这位妈妈在其他同学发言的时候,一直埋头用手机在写什么,轮到她的时候,她打开手机,说,我有太多感触了,我怕忘,用手机记录下来。在我心里,默默为她的认真鼓掌!我的第一个发现是,我发现我懂得我女儿了,我感觉到她了!在上课的时候,她总是很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干扰,做出一些在课堂上不适合的行为,我以前总是对她说,你不要理他就好了嘛,现在发现,就是我自己,哪怕我闭上眼睛,心里也是被别人干扰的!女儿才7岁,你叫她怎么不理?第2个发现是,当我跟别人静静呆在一起时,我真的很享受,现在,我真的能够理解我女儿,她为什么这么想要和朋友在一起,我以前也一直觉得,朋友不跟你玩,也没什么呀。第3个发现是,我以前一直不理解,女儿怎么和人对视这么有困难,我觉得她应该和别人对视。可是现在我发现,在和一些人对视的时候,尽管我努力地做到了,可是,我心里很有压力,那个时候,我并不真的想对视。第4个发现是,女儿喜欢干一些小坏事,我一直没法理解,现在我知道了,我自己也喜欢干,尽管心里明知道这是不好的,不对的,可是,干这样的小坏事,太开心了,只是我是成年人,我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可她只是个孩子,很难分辨得清楚,想了,就干了。第5个发现是,我自己从小就有很多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地方,我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是,当我发现,我的孩子有这些不一样的时候,我就很难受,我希望她和别人一样。老师笑咪咪地问:什么原因,你允许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却不允许孩子呢?妈妈:……是啊,什么原因呢?老师:这样一个小小的互动,你有这么多发现,我真高兴,慢慢来,不着急,如果你愿意,回家后,慢慢琢磨。这位妈妈回家后,在沙龙的微信群里,激动地分享如下(原文摘录,因为表达得实在太棒了):回到家,我对先生说,推荐你上这个课。他说为什么?我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