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教学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教学的评价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美术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的,评价应包括对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面。在当今的美术教学中,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的痕迹太重,过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过多的发挥评价的选拔功能。一、鼓励性评价: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教授对象是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美术课堂这个教与学的立体空间中,知识的传递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师生间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碰撞,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情感美的世界中接受知识的沐浴,才能在美术美的摇篮中享受心田的滋润,因此,美术教学评价中情感的效应是关键,也就是说,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的是评价中的认可和由此获得的成功的感受。所以,首先将鼓励性评价的方式运用到课堂是很必要和及时的。在注重教师鼓励性评价运用的同时,加强学生间互评能力的训练,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二、差异性评价:通过学习美术新课标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术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美术学科的特点(审美特性)来进行,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是不同的,每个孩子学习美术的悟性更是有所区别,因此,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是评价是否奏效的关键。实验中老师们采取了注重评价的层次性,对学生的评价因人而异,因不同的教学情境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样突出了评价的实效性。在对美术差生来讲,教师要俯下身来看待他们,多给这部分学生以厚爱,多采取鼓励性评价的方式,尽量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表现、评价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的评价活动中来,既认真准确的评价他人的美术学习情况,又客观的评价自己的美术学习成绩的优劣,三、亲近式的评价:新的美术课标指出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包括:(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3)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实际上在美术教学的实践中,以上方法的运用只是一方面,开发其它的更适合本地区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更是重要。实验中大家发现:亲近式的评价方法的运用更是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当同学们自己独立弄懂一个问题时,我会情不自禁的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当同学们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时,我会激动的为他鼓起掌。总之,随着美术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美术教学的评价方式的探索会更加全面和深刻,由此而带来的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新的世纪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