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直角》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2.经历找角、分角、造角、画角、欣赏角和摆角等活动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高自己,完善自己。3.通过师生评价、交流体会的活动,建立自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辨认锐角和钝角。教学难点:能清晰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在情境中抽象出角。(1)出示情景图。课件欣赏:随着祖国的发展,武汉的长江上飞架起一座又一座长江桥。定格武汉长江二桥(斜拉桥)情境图。师:武汉长江二桥是武汉第一座斜拉桥。(2)引导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角(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师:造这种桥要用许多关于角的知识,你们能在桥上找到角吗?追问:为什么这是一个角?随着学生的发言,从图中抽象出各种角。【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引人,迅速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对角的知识的回忆,引导学生自然的进入新知的探究中去。】二、活动感知,认识锐角和钝角1.比一比,说一说。(1)师:我们从这些角中任意抽取一些角,给它们编上号。师: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你认识的老朋友——直角吗?要知道它们是不是直角,我们该怎样验证呢?(2)学生拿出学具进行验证。(可以合作完成)(3)问:你是怎样验证的?能上台演示一下吗?(课件展示验证方法)教师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述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的方法,并标上直角符号。师:通过验证,我们可以肯定地说2号和6号角就是我们的老朋友——直角而7号角比直角——小。在黑板上出示2、6号角,并在下面板书“直角”2.分一分,说一说。(1)师:看看剩下的这些角,你能像刚才那样,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比比看吗?并试着将他们分分类。学生活动。(2)验证锐角和钝角。师:谁能汇报一下,剩下的这些角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上台一边操作,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A.比直角小的角师: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直角的一条边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发现角的另一条边落在了什么地方?强调:另一条边落在了直角的里面,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小。课件逐一演示验证方法。教师黑板上的锐角下方写出“比直角小”B.比直角大的角教法同上。强调:另一条边落在了直角的外面,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大。3.体会概念,得出名称。师:像你们这样根据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比较尖锐,就叫做锐角;(板书: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比较钝,就叫做钝角。(板书:钝角)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师:你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谁能说说什么是锐角?什么是钝角?4.送学具回家要求:先送锐角回家,再送钝角回家,最后送直角回家。【在学生自主探索出角的分类后,再来分类验证,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一系列活动,获得新知。】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1.在视图中判断各种角。(练习九的第2题)(1)课件出示。(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与有困难或有质疑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3)集体反馈。注意第3个角可能会出现分歧。师:像这样不能用眼睛判断的角,我们就一定要用三角板来验证。2.做角:先做一个直角,再做一个锐角,最后做一个钝角。要求:老师说出角的名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角。(可以折出角、摆出角、用身体表示角)3.在实物中找出各种角。(练习九第1题)(1)课件出示四种实物──背心、单杠、人字梯和剪刀,小组内交流以上实物中分别有哪些角。(2)自由选择最有把握的物体来汇报。根据学生发言,用课件抽象出各个角给予反馈。在辨认中,学生较易把第二幅单杠图靠垫中的角分别判断为钝角,锐角。教师借助多媒体来多方位、多角度展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建立正确的概念。4.画锐角和钝角。(1)请学生选择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工具,分别在画纸上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2)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学生演示选择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