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汉口回民小学张奕连加和连减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第五单元的难点内容之一。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中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会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克服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得数而容易算错的计算障碍,我在教学的设计上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利用课件引导学生理解“5+2+1”和“8-2-2”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用小鸡走来和离去生动地反映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方法,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直观图理解连加、连减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二是在算式中让学生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明确图意,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列示。在练习中,采取先摆小棒再写算式,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但是因为时间限制,未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还有激励学生的方法不够多,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