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文体,学习悟理(方法牵引)——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八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悟理一以贯之,并教给学生悟理的方法;2.通过寓言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学习迁移,用学习悟理的方法学习另一则寓言。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齐读课题,了解文体1.今天我们学习寓言两则,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板书:小故事,大道理)2.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了解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三)再读课文,学习复述1.指导学生弄清前因后果2.学射过程,用"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提炼3.让学生连起来说4.同桌练习复述(四)总结方法,进行迁移1.总结「纪昌学射」的复述方法2.自读课文,练习复述3.抽生复述,进行评议4.同桌互评(四)总结本课,书写字词第二课时(一)抽生复述,回顾课文(二)教给方法,学习悟理1.抓前因后果,悟理1(1)课文的起因是什么?(出示自1)一共几句话?什么关系?飞卫是射箭能手,讲飞卫、纪昌比箭术的故事。可见,飞卫是一位有名的师傅。(板书:名师)(2)结果是什么?"百发百中"近义词有哪些?纪昌向飞卫这个名师学习,也成了名扬天下的射箭能手。(3)你从这个前因后果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名师出高徒、师高弟子强)2.抓重点内容,悟理2(1)飞卫怎么教纪昌的呢?用波浪线划出飞卫的话?(2)抽生读飞卫的话,飞卫先提出了什么要求?(牢牢地盯住一个地方,一眨不眨)这是练习眼睛看得准。后来又提出了什么要求?这又是在练习什么呢?把东西看大。这两个要求都是在------(3)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练眼力和射箭有什么关系呢?(4)那么,我们来看看纪昌怎么练习眼力的?自2:你抓住了哪个词体会到什么?"注视""两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自3:你抓住了哪个词?怎么练习的?"每天""聚精会神""盯"。结果呢?在原文是这样写的(出示古文),那句话写的是文中的意思?你理解其它的内容吗?从纪昌练习的过程,你觉得纪昌是个怎样的人?指导读句子。(5)纪昌花这么大力气来练习眼力,后来成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基本功。从纪昌这么刻苦练习眼力,获得成功,你又明白了什么道理?3.纪昌的成功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请再读课文,结合前面学习的方法,归纳一下纪昌成功的原因?(思考、讨论)4.一篇课文可以悟出这么多的道路,带给我们启发。可是有一个最基本的道路却是最重要的,我们先一起读读,然后把几个道理还原到故事中,通过比较课文的重点内容,提炼一下最基本的道理是什么?说说原因?三、拓展总结1.读寓言故事「扁鹊治病」,用刚才学习的方法说说悟出的道理。2.小结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