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八)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情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爱国青年都在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二是G.Byron(拜伦)是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的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了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故选D项。2.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报告”,要求“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实际上是要求选出备选项中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A、C、D三项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不符合题意,B项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属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符合题意。3.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些残缺不全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学作品是()A.①—《巴黎圣母院》②—《人间喜剧》B.①—《人间喜剧》②—《悲惨世界》C.①—《自由引导人民》②—《格尔尼卡》D.①—《唐璜》②—《安娜·卡列尼娜》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可判断①为浪漫主义,②为现实主义,选A项。4.19世纪早期欧洲工人独立运动的爆发,使人们特别是思想敏锐的作家们开始思考社会的变故。他们用锋利的笔触真实地描绘社会的众生万象,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的揭露和强烈的批判。下列反映了这种思考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老人与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实主义文学的知识。《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属于现代荒诞派戏剧,《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作品。5.凡·高是荷兰著名画家,他的作品色彩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因而他被誉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关于凡·高画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实地反映了荷兰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B.客观地反映了荷兰社会的黑暗统治C.展示画家心中沸腾的热情与活力D.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区分现实主义与印象主义两种画派的表达手法。A、B、D三项都不正确。以《向日葵》为代表的凡·高作品,展示了画家心中沸腾的热情与活力,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6.有人对近代以来美术流派作这样的概括:“浪漫派绘画画面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节修饰”;“现实主义美术要求正确、完全、忠实地描写当下生活的社会环境”;“印象派绘画捕捉的事物是闪动的光影和色彩”;“立体主义(现代主义)用块面的结构关系来分析物体。”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①浪漫派②印象派③立体主义④现实主义B.①浪漫派②现实主义③印象派④立体主义C.①浪漫派②立体主义③印象派④现实主义D.①印象派②浪漫派③立体主义④现实主义答案B解析①反映了为追求自由而战斗的浪漫主义精神,属于浪漫派;②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属于现实主义作品;③突出光和色的强烈个人感受,属于印象派;④采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属于立体主义的现代派。7.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