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检测(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答案B解析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A项发生在19世纪末,C项出现于20世纪初,D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均可排除。2.“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③阶级立场不同④所起的作用不同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两种观点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排除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③故选C。3.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它们都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4.1903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建立民主共和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C.实行君主立宪D.向德、俄学习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文章用俄国贫弱、德日雄富来论述确立“宪法”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确立“宪法”应指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明了中国要富强也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其他各项不能充分反映材料。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逐一弄清材料的含义。A项是洋务派的思想,C、D两项是革命派的思想,B项符合题意6.20世纪20年代,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爱国知识分子推动的平民教育兴起,如图反映的是推行平民教育的主要目的,试给该漫画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A.大国臣民秉承救亡图存B.平民教育?压迫平民?C.良好公民肩负国家责任D.男女平等答案C解析推行平民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其知识水平,改良其道德习惯,结合图中所画内容是几个青年人主动协力背负一块象征国家的巨石,由此推断C项正确。7.第一次将反封建旧道德的内容与新文学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答案C8.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的是对未来的期待,而不是对过去的反思,排除A。对欧美要先跻身其中,可见有追求的一面,排除B。材料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D。9.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D.推动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答案B解析康有为利用孔子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否定君主专制统治;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打倒孔子是因为孔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10.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