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自杀现象及预防措施美国国家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00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18至24岁的美国青年自杀比率为十万分之十一点五七,其中男性自杀人数是女性的6.5倍;自杀未遂或有自杀意图的比率为十万分之二百五十七点七七,其中女性比率是男性的1.2倍。《大学生自杀十年研究》在对美中西部高校261个自杀案例进行了研究后得出结论,尽管美高校大学生自杀率比同年龄、同种族和同性别的社会人群低,但也达到了十万分之七点五的水平。目前,美国高校每年自杀的大学生超过1300人,还有大量自杀未遂的案例。自杀已成为仅次于意外死亡之后的美大学生死亡的第二大主因,高于艾滋病、癌症、肺炎、出生缺陷、流行性感冒等致死因素之和。自杀大学生中46%的年龄在20至24岁之间,而研究生自杀比率最高,占自杀总人数的32%。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严重困扰美国高校和社会的难题。一、美国大学生自杀原因简析在美国国内,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因素相当复杂,可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概括:1、美高校学业负担繁重,学生心理压力巨大自杀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杀与当事人承受的心理压力关系极为密切。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生活阅历尚浅,身心发育未完全成熟。而对大多数美大学生而言,进入校园通常是其第一次远离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学生心理造成重要影响。除学业负担沉重外,学生还面临情感波折、经济(学费、贷款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再加之青年阶段所特有的精力过剩、创造欲望强烈等生理特征,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美国大学健康协会2004年做的调查问卷表明,40%以上的大学生每年至少有一次“感到沮丧,无法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30%认为自己患有焦虑症或抑郁症。有关调查报告称,10.3%的学生在上一学年中认真考虑过自杀问题,6.7%制定过自杀计划,1%将其付诸实施。哈佛大学报纸《深红色》断言,哈佛学生正面临一场“深入的精神健康危机”。2001年《波士顿环球》杂志针对美12个著名高校做的学生自杀状况调查表明,麻省理工大学学生自杀率居首位,哈佛位居第二,密歇根最小。但美国大学健康协会的调查却认为,大学生自杀与大学公立或私立性质、名气大小无必然联系。2、美社会问题导致的自杀现象对大学生造成严重心理冲击研究表明,不同于老年人,青年实施自杀较少缘于临床性精神抑郁或紊乱,而反映了一种“传染”性特征,即自杀行为或自杀意图能影响或“蔓延”到其他人,导致所谓模仿性自杀。美统计数字表明,美每年大约有3万人成功实施自杀,尝试自杀的大约有150万。美社会严重的自杀现象对大学生心理冲击和影响很大。3、有精神疾病的学生容易成为潜在的自杀实施主体随着药物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患有精神疾病的青少年得以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但事实表明,在高校环境下,这一群体的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精神疾病更容易复发或加重。根据美国联邦法律,学校不能以患有精神疾病为由而开除学生或强迫其休假。依此,高校若不能为学生提供及时、充分的心理健康服务,该群体自杀可能性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4、美枪支管理规定为大学生实施枪械自杀创造了客观条件在针对18至24岁青年自杀案例的调查中,枪支致死的占54.7%,遥遥领先于处于第二位的窒息(29.2%和服毒(9.1%。频频曝光的校园凶杀案中,绝大多数犯罪人也是借助枪支实施犯罪行为。美国的枪支管理规定客观上造成了枪支的社会泛滥和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自杀和他杀工具。二、美应对大学生自杀采取的措施为应对严重的大学生自杀现象,美联邦政府、社会和大学给予了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手段,以降低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自杀率。1、联邦机构联邦宪法规定,州一级享有教育管辖权。联邦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在教育方面的权限主要体现为制定和颁布法律、筹集和分拨经费、搜集数据和开展研究等。2004年通过的《加瑞特?李?史密斯法》规定了在全美范围内实施预防青年自杀和自杀早期干预活动计划、执行和评估的具体内容,明确了用于高校治疗大学生精神疾病和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健康服务的拨款原则。2004年秋季,美国国会批准了对美国卫生部(公众健康和服务部8200万美元的专项拨款,用于预防青年自杀,其中1500万美元将作为专项津贴用于帮助大学扩展心理健康项目。美国卫生部、国家疾病控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