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讲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答案C2.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②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3.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美国在当时采取的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答案B4“……”.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被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誉为民主巨星。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罗斯福通过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制度靠拢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解析题干材料民主巨星中民主与专政相对,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故答案为B。A、C两项错误,新政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美国社会制度并未改变;D项本身正确,但与本题无关。答案B5.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这说明()A.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危机B.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美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性D.胡佛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加速经济的恢复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关键词自我治疗。题干材料反映了胡佛政府反对用立法等形式干预经济,而是主张由市场自我调节,说明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答案B6“…….罗斯福说: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基本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的存在我不愿”意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下列表述中最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生产D.举办公共工程答案D7“”.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二战后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下列图示信息是1971年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以下对于下图的说明错误的是()。A.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B.1971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C.福利制度增加了发达国家的财政支出D.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答案B8.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全国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并选派代表同资本家进行集体谈判。由此可得出,该法发挥的作用有()①缓和社会经济中的供需矛盾②扩大内需,刺激了生产③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④刺激出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罗斯福新政中通过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对企业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等,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缓和社会经济中的供需矛盾;确定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是“”为了保证工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稳定。②指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