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改编题)某高一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重点围绕以下两本经济学著作来确定研究方向。他们最有可能确定的课题是()。A.论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B.论关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论自由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D.论殖民掠夺与资本积累的关系解析两部著作分别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两者都在讨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答案A2.(·江苏模拟)观察下表,美国资本增长率呈正增长时期最主要的原因是()。1948~1981年美国生产率增长(%)时间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资本增长1948~1973年2.60.71.11973~1981年2.71.4-5.0A.自由放任政策B.国家干预政策C.国家福利政策D“”.新经济政策解析“由题干关键信息1948~1981”和表格中资本增长率变化可知,这一时期美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B3.(改编题)“崔朝东教授曾说:在各个发展阶段上,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存在不同的要求,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两次大的自我调整,正说明了这一点。下列针对两次大的自我调整说法正确的是()。A.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B.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调整C.调整的结果使资本主义本质发生变化D.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解析20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两次大的自我调整,其根本目的是调整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B“”项错在全部调整,实际上是局部调整;无论如何调整,资本主义本质未变,排除C项;只要存在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会存在,排除D项。答案A4.(·盐城模拟)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结合下图,下列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社会福利,实现了社会平等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为了削减贫困C.福利制度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就业和收入解析“”二战后,西方国家从缓解社会矛盾等角度,提出建立福利国家的主张;实施社会福利并不是实现了社会平等;福利制度助长了人的惰性心理;国家福利与保障就业和收入不能划等号,A、C、D三项均不正确。社会福利的核心是为了削减贫困,B项符合题意。答案B5.(·湛江测试)1981“”年里根总统上台后,提出美国经济复兴计划,执行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这表明里根总统()。A.放弃建设福利国家B.减少国家干预经济C.倡导自由放任政策D“”.大力发展新经济解析70年代,西方经济出现滞胀。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凸显,凯恩斯主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从少政府、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关键词可以看出美国里根总统在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故选B项。减少不等于放弃,排除A项。C项表述和题意不符。D项新经济是在九十年代克林顿总统出现和提倡。排除D项。答案B6.(·长沙模拟)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解析“”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肯尼迪政府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约翰逊政府“”提出伟大社会的施政纲领;排除A、B两项。C项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的表现。答案D7.(·江苏扬州质检)1996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2.1%,为30年来最低水平。1997年5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4.8%,为1973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