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一)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较高文化素养,知识结构较为具有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能力、表演能力的中国民族舞蹈、现代舞蹈、西方流行舞蹈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1、掌握舞蹈表教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在熟练掌握中国民族舞蹈、现代时尚舞蹈专业技术技能和表演风格的基础上,突出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的探讨与研究,并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3、为了适应社会实际需要,培养舞蹈表演专业应用性高等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古典基训课、中国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爵士、代表性、舞蹈剧目、现代舞、流行舞等舞蹈课程,以及中国舞蹈史,舞蹈解剖学、舞蹈审美、拉班舞谱等舞蹈理论课程。毕业生主要面向专业性表演艺术团体,也可从事社会文化舞蹈表演和文化交流工作;还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与社会艺术发展工作。4、了解党和国家对艺术教育的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音乐舞蹈表演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发展动态。二、学制和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全日制4年,本专业最低学分为162分。三、课程结构及设置专业主干课必修:古典基训课(4分),身韵课(4分),现代舞(24分),民间舞(24分),素质与技巧(8分),剧目(22分),民间舞教学法(2分),动作分析(2分)。选修:爵士(2分),代表性(2分),街舞(2分),素材课戏曲把子(2分),编舞技法(2分)。专业基础课必修:中国舞蹈史(2分),乐理基础知识(2分),西方舞蹈史(2分),艺术赏析(1分),世界舞蹈史(2分)。选修:舞蹈解剖学(2分),拉班舞谱(2分),舞蹈评论(2分)。公共基础课必修:政治(4分),英语(8分),计算机(4分),艺术概论(2分),大学语文(4分)。选修:四、指导性教学计划五、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古典舞基训课》学时数:136节学分数:4学分开课时间:第二学年先修课程:无内容提要:通过对中国古典舞基训教材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掌握较宽泛的舞蹈知识并兼备音乐与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具有规范、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达到身法与技法的和谐统一,同时注重对教学思维的开发和训练,不仅提高学生身体表现能力,讲解能力、示范能力,同时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具有答疑纠错能力和因材施教组织实施教材的能力,为今后成为合格的舞蹈教育者打下基础。教材名称:《古典舞教学法》参考书目:《古典舞基训》王伟著考核方式:考试2、教材名称《现代舞》学时数:408学分数:24分开课时间:第一学年先修课程:无内容提要:首先现代舞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摆脱传统基础训训课中一些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由于它特殊的训练方式(呼吸和松弛),能够让学生的四肢充分的解放开来,对于一个舞者,四肢的解放程度,关系着舞姿的优美。就如作为戏剧演员,解放天性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演员表演技能。其次现代舞作为我们专业的主课,也代表着属于我们现音的特色。同时,现代舞作为一种全世界很流行的舞种存在并蓬勃发展着,我们作为新生代的舞者,没有理由不关注它的发展。教材名称:《西方现代舞纲史》刘青弋著参考用书:《中西现代舞作品赏析》刘青弋著考核方式:考试3、课程名称:《民间舞》学时数:408节学分数24开课时间:第一学年先修课程:无内容提要:民间舞课程将传统的8大民族(藏、蒙、维、朝、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洋秧歌、云南花鼓灯)作为基础内容。课程着重解决学生的身体松弛和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气质性以及控制力、力度、弹性、速度、节奏感、乐感、技术技巧性和表现力等。8个民族8种不同的风格,风格的多样性,使学生基本掌握各个民族的体态动律和风格特点,达到让学生在今后教学及舞台表演中能自如运用所学知识。在教学中通过美的启迪和熏陶,让学生在不仅仅解决肢体协调性的基础上,增强自信心加强自我表现力,也同时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及背景的认知。还体会感知和掌握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的风格韵律和民俗风情及基础文化知识的积累,更容易激发学生对于民族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在舞蹈专业学科对培养优秀的舞蹈艺术人才的教育中,中国民族民间舞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必修课。教材名称:《民间舞教学法》潘志涛著参考用书:《中国汉族民间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