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0课登岳阳楼菩萨蛮(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垆(lú)炉火泸水庐山真面碌碌无为B.角(jué)角逐角斗重要角色角弓反张C.着(zhuó)着陆着色替人着想着重指出D.蒙(ménɡ)蒙哄蒙骗蒙混过关蒙昧时代解析A.“碌碌无为”的“碌”应读“lù”。B.“角弓反张”的“角”应读“jiǎo”。D.“蒙哄”、“蒙骗”的“蒙”应读“mēnɡ”。答案C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寒禁拾辍皓腕忧心忡忡B.乾坤戎马垆边美轮美奂C.膳味铜钲聒碎卷帙浩繁D.折裂迥然凭轩忐忑不安解析A.禁—噤,辍—掇。C.膳—膻。D.折—坼。答案B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楚东南坼坼:分裂,引申为划分。B.亲朋无一字字:文字,指书信。C.老病有孤舟老病:拖得时间长的疾病。D.戎马关山北关山:关口山岳,指北方边关。解析老病:年老且生病。答案C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垆边人似月垆边:酒家。B.皓腕凝霜雪凝:聚集,凝聚。C.未老莫还乡莫:不要。D.还乡须断肠须:一定。解析须:应该,应当。答案D5.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菩萨蛮,词牌名,与诗歌内容无关。B.韦庄之所以被人称为“秦妇吟秀才”,与他所创作的诗歌《秦妇吟》有关。C.“人人尽说江南好”一句,受白居易《忆江南》中“江南好”句子的影响。D.韦庄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因为他两人的词无论是在内容还是风格上都极其相似。解析温词浓艳,韦词清丽。答案D阅读与鉴赏二、课内精读(24分)阅读《登岳阳楼》,回答6~8题。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6.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B.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合拍。”“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解析“与全诗联系不紧”有误,正是此情此景才引发诗人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答案C7.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坼、浮两字用得好。“坼”是冲开、分裂的意思,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是沉浮的意思,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8.有人认为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人认为主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还有人认为是诗人在自哀自怜,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相关诗句具体说明。(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认为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因为诗的颔联表现洞庭湖的磅礴气势,确实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但主要是反衬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孤寂之情,而诗人不堪的处境正是“戎马关山北”造成的。因此,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和壮志未酬的痛苦之情。阅读《菩萨蛮》,回答9~10题。菩萨蛮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开头就点明“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