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案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教案基础部语文组于宁志周次:授课章节:大学语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课时安排:授课方式:理论讲授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目的:、了解作家王小波的生平创作情况。、领略以幽默笔触写作严肃题材的文章风格。、引发对于自由以及如何获得自由的思考。教学重点:对于人生价值取向和自由选择的思考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王小波生平创作简介。王小波生前很少有人知道他,但死后却盛名广播。他先后做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工科大学生,美国大学的“老”学生,文学硕士,大学统计学讲师。年,与社会学家李银河结婚,共同从事同性恋的调查研究。后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最初发表的小说是《天长地久》,后有《唐人故事》《黄金时代》成名作《黄金时代》出版,王小波说出版这本书比写这本书困难得多。这本书曾一度遭到查禁,不准在国营书店出售,但在个体书摊上却售岀了好几万册。小说集还有:《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王二风流史》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思维的乐趣》。他还创作了唯一一部电影剧本,同性恋题材《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成为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是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编剧奖的中国第一人。他还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年,王小波英年早逝,其后两年,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岀版。随后,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各种纪念会、作品研讨会层岀不穷,网络上也很热,有人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甚至成立了“王小波门下走狗网络联盟”。如欢乐宋等人。二、欣赏课文(一)题目有何幽默之处?特立独行: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与品行,不肯随同流俗。特立独行是形容人的。但是王小波却用“特立独行”形容猪,从标题可就看出本文的幽默。但作者并不是用幽默让读者笑一笑就完了,他不是让你发笑的,他是让你悲哀的,悲哀之后思考“特立独行”这个问题。(二)、全文共四节,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内容?(提问)第一节第一部分,写我插队时,动物们在人的设置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但它们都接受了这种生活,安之若素。第二、三节是第二部分,写“猪兄”的特立独行之处,它有种种精彩的事迹,最后当农场的领导要对它“专政”时,它成功地逃了岀去,获得了自由。第四节是第三部分,写我一直很怀念“猪兄”。(三)阅读第一部分,回答问题。、“插队”的含义字典的解释有两种:插入已经排好的队伍;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较长时期从事生产劳动,插队落户。百度百科的解释:插队就是指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初中到大学的大部分城市青年,在统一安排下到农村去,从事农业劳动。一开始是住在老乡家里,后来成立了青年点,就集体居住在青年点里。到文革后期和文革结束后,逐渐通过招工、当兵、工农兵推荐上大学以及恢复高考后考大学等方式离开了农村,也有些人在农村成家,就留在了当地。、“我不认为这有什么可抱怨的,因为我当时的生活也不见得丰富了多少,除了八个样板戏,没有什么消遣。”前后都是写动物的生活,为什么插入了这一句,表现人的生活。这一句插得很自然,往往不引人注意。而这句却是全文的文眼。因为文章要说的毕竟不是猪,而是人。这一句虽然轻描淡写,但作者对文革期间单调生活的愤怒已经幽默地传达出来了。人的生活与动物差不多!、“对生活做种种设置是人特有的品性。不光是设置动物,也设置自己。”这一句有何深意?这一句发人深省。这是对人类本性的反思。举的例子是古希腊的斯巴达,这表明喜欢设置别人的生活是人类的一个毛病。、“人也好,动物也罢,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为什么说很难改变命运?(提问)因为喜欢设置别人的总是强者,比如父母长辈、领导,强大的政权。反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比如不听父母安排,可能失去他们的物质供给,不听领导的,可能下岗。大家都不敢反抗,害怕特立独行,害怕标新立异,最终,被设置的命运就很难改变。(四)浏览第、节,看看“猪兄”的特立独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提问)这一只猪的特立独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肉猪,却不肯长肉,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