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届高考生物总复习3-2-6生态环境的保护定时演练冲击高考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30分钟)——基础对点练考纲对点·夯基础考点一全球性环境问题(Ⅰ)及人口对环境的影响(Ⅱ)1.(·试题调研)下列关于环境污染及食物安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专家推测连续的雾霾天气与汽车尾气的排放有关,解决的方法之一是减少石油等化学燃料的使用B.如果蔬菜被重金属污染,在食物链中,人类受到的影响最小C.大量工业废水排入地下,通过渗透被土壤吸收,对生物圈会产生危害D.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受到抑制,可能的原因是紫外线的作用使得生物膜结构受损解析由于汽车尾气含有大量大气污染颗粒,可能导致形成雾霾天气。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伸,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最大。地下水的污染,会对生物造成影响。紫外线会损伤生物膜系统,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答案B2.年7月3日,山东青岛受持续南风影响,漂移在黄海海域的大面积浒苔绿藻登陆青岛海“”滩,使得青岛海滩变草原。从生物学角度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岛海域浒苔数量短期内剧增,从生殖角度分析是繁殖率远大于死亡率B.浒苔数量剧增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体现,产生原因是海水中的N、P等元素过多C.海水中过多的氮、磷来自人为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直接排放D.因为浒苔是生产者,所以海水中大量浒苔的产生有利于鱼类等消费者的生存解析短期内某种生物数量大量增加,说明繁殖率远大于死亡率;浒苔是生产者,能够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食物,但是,这些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体中含氧量减少,从而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答案D3.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B.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开垦土地C.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减少植被破坏自然灾害频繁D.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开垦土地自然灾害频繁植被破坏解析人的生存离不开食物,因此,人口增长也就需要更多耕地。人口增长往往促使人们过度利用耕地和开垦出更多的农田,使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恶性循环。答案A4.梅托斯于1970“————”年提出的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模型(如图)。根据模型分析,人口激增不会导致发生的是()。A.土地资源利用过度,因而不能继续加以使用,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激增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的产量也随之下降C.环境污染严重,进一步加速了作物的减产,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D.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最后导致地球毁灭解析虽然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呈现恶性循环,但是由于人类可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故地球不可能最终毁灭。答案D考点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5.下表显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原因哺乳动物鸟类偷猎31%20%丧失栖息地32%60%生物入侵17%12%其他原因20%8%A.生物入侵可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造成的C.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造成的D.该地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解析生态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错。据表中数据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栖息地丧失,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丧失,故B项正确、C项错。据已知信息无法判断生态系统的类型,D项错。答案B6.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解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使本地物种在竞争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