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天津文综,1)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A.a增加B.b增加C.c减少D.d减少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是增强了地面的下渗、蒸发功能,所以在图中水循环的四个环节中,a(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增加,c(地下径流)增加,d(蒸发)增加,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4~6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结合下图,回答2~3题。2.此类洪水的直接补给水源为()。A.大气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D.湖泊水3.一日一峰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A.气候大陆性强B.降水变率大C.冰雪融化快D.自然灾害多解析第2题,4~6月正值春夏之交,洪水主要来自季节性积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主要集中在夏季。第3题,一日一峰说明该地的昼夜温差大,这反映了该地气候大陆性强。答案2.B3.A(·安徽文综,25~26)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4.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A.11月至次年1月B.2月至4月C.5月至7月D.8月至10月5.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旺盛B.河道弯曲C.地势起伏D.湿地调蓄解析第4题,根据图例可以看出11月至次年1月径流量最小,径流量小,河流搬运能力就弱。第5题,图中甲地周围是大片的沼泽,沼泽具有吸纳洪水、调蓄流量的作用,故河流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答案4.A5.D图1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图(局部),图2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读图回答6~7题。6.河流补给水源按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潜水、湖泊水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②④7.与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河流航运条件的限制因素是()。A.通航里程短B.径流变化大C.泥沙含量高D.冬季气温低解析第6题,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的最主要的补给来源为降水,结合图示可知①为雨水补给,故C项错误;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主要补给类型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多出现在3、4月份,即③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A项错误;由潜水和河流的互补关系可以得出,②为潜水,故D项正确。第7题,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的结冰期长,影响河流的航运价值。答案6.D7.D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回答8~9题。8.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环节②为降水,环节③为地表径流,环节④为下渗,环节⑤为地下径流,环节⑥为水汽输送。第8题,东亚地区7月份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即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大,A项错误;南亚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即环节②的水量7月份较大,1月份较小,B项错误;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7月份)降水少,径流量小,C项正确;南半球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为其冬季,此时受西风影响,从海上带来的水汽量多,D项错误。第9题,目前人类主要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这一环节;修建水库可以稳定地表径流的水量(③)、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④),从而增大地下径流(⑤);植树造林可增大降水量(②)、增大地表水的下渗量(④),从而增大地下径流(⑤);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地表径流(③)的空间分布。答案8.C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