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单选题1、黔东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D)。A、苎麻B、芭蕉C、核桃D、西瓜2、扶贫方针,贫困人口迅速下降。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1986年以后改进扶贫方式,实行(A)A、开发式B、救济式C、“输血”式D、加薪式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A)A、黄壤B、石灰土C、紫色土D、水稻土3、2011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D)个A、10B、12C、16D、184、黔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C)。A、苎麻B、芭蕉C、烤烟D、西瓜5、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B)。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6、贵州目前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较高、利润最大、纳税最多的工业是(D)。A、电力工业??B、机械工业??C、国防科技工业D、食品工业7、西汉初期,《尔雅注》的作者是:(A)A、舍人B、盛览C、尹珍D、王阳明8、贵州水资源较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有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征的水系是:(C)A、清水江水系?B、都柳江水系C、沅江水系D、红水河水系9、1938年,贵州成立的第一个科学技术部门是:(C)A、国医研究所B、贵州省科学院C、贵州省立科学馆D、省农业改进所10、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B)A、赫章B、玉屏C、威宁D、黎平11、贵州文化构成形态复杂,文化的(??)成了贵州文化的特殊现象。(C)A、苗族、布依族、侗族三大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突出B、少数民族文化突出,汉文化衰退C、多元并存、共同发展D、各族文化大融合,汉文化尤为突出12、贵州历史上第一个由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于(D)成立。A、1949年10月1日B、1949年11月15日C、1949年12月20日D、1949年12月26日13、贵州2005年获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是下列(B)A、贵阳市B、遵义市C、安顺市D、都匀市14、贵阳市解放的时间是:(C)A、1949年9月30日B、1949年10月1日C、1949年11月15日D、1950年1月1日15、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国家还帮助(A)A、苗族、布依族、侗族B、苗族、侗族、仡佬族2C、苗族、布依族、瑶族D、侗族、彝族、水族16、清朝光绪年间向朝廷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建议开设算学、外语、天文、地理、格致(理、化)、制造、农、工商、矿业、时事外交等方面的课程,推行新教育的先驱者是:(A)A、李端棻B、严修C、王阳明D、尹珍17、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D)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18、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在贵阳成立的最早时间是:(D)A、1949年9月30日B、1949年10月1日C、1950年1月1日D、1950年1月15日19、从点上看,全省最高点是:(A)A、赫章韭菜坪B、铜仁梵净山C、威宁草海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20、贵州省内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是(A)A、干旱B、秋风C、凌冻D、冰雹21、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是:(D)A、舍人B、盛览C、严修D、尹珍22、“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B)为重点。A、工业B、农业C、商业D、服务业23、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B)A、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10年的一、三、二。B、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10年的三、二、一。C、由1949年的二、一、三变化为2010年的二、三、一。D、由1949年的三、一、二变化为2010年的二、一、三。24、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一线。A、沿河—思南—江口—三穗—锦屏—榕江以及荔波—罗甸的北界B、大方—织金—普安C、苗岭D、牛栏江—横江25、贵州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黔北旅游线是(D)一线。A、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B、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C、贵阳—都匀—三都—荔波D、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26、不仅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教案,也是全国“反洋教”斗争的先声。下列(A)A、青岩教案B、遵义教案C、开州教案D、安庆教案27、1907年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