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设计细则附录三关于尽头式线路终端选用挡车器的条件、算例及投资估算选用提示路用挡车设备:滑移式挡车器(TDCQ2型)和与其配套的固定安装在钢轨末端前0.3m处的固定式挡车器(XCD型),一般适用于以机车顶送调车的较长线路上,如货物线、驼峰禁溜线、专用线、客整所内的整备线和存车线、客车始发停留线以及安全线等;设于线路末端前0.3m处的库外固定式车挡(CDKW型),一般适用于段、所、综合维修基地(或工区)内线路,路内专用线路,牵出线,机待线及其他较短的线路等。动车组用液压缓冲挡车设备:库外型用于客站尽头式到发线上(重载)及动车段(所)存车线上(空载);库内型用于动车段(所)整备线上(空载)。均应明确工况条件。铁道部于2005年5月16日发布的铁建设(2005)76号文,作废了原钢轨架车挡、土堆式及浆砌片石式车挡。现除《站规》3.1.12条规定的安全线采用止轮土基等防护设备外(非邻靠正线,但有列车运行进路上的安全线在危险地段也宜采用),其它尽头式线路均拟采用由上海铁路站场调速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挡车设备,主要分为路用和城市轨道交通用(拟用于路内动车段(所)及动车组)两大类。路用者分为滑移式挡车器和库外固定式挡车器;城市轨道交通用者分为滑移式液压缓冲挡车器、库外固定式液压缓冲挡车器和库内固定式液压缓冲器等。一、路用挡车设备(一)滑移式挡车器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尾部固定车挡结构特征1、滑移式挡车器(TDCQ2型)(以下简称挡车器)(1)结构特征:由一台制动主架和五对(10件)制动摩擦块组成(在危险区段可视需要最大增加至十对制动摩擦块)。(2)主要技术参数:a、平均制动力:≥250KN(平均50t/对)。b、自重:700kg。c、外形尺寸:1795×1720×1090mm(见附图)。d、滑动距离与车重、车速关系表(见附表)。22、固定车挡(XCD型)(1)结构特征:长方形钢架,挡板和主架间装缓冲垫木。(2)主要技术参数:a、外形尺寸:1200×1808×300mm(见附图)。b、自重:400kg。3、设备安装要求(1)由于两套设备均固定安装在钢轨上,因此订购单要明确钢轨类型,对轨枕种类及排列根数无关。(2)两套设备均应为无缝钢轨,滑移方向位于直线上。(3)钢轨终端安装总长度:挡车器定型长度1795mm+固定车挡1200mm+钢轨终端预留长度约300mm=3295mm。如挡车器定型安装的5对摩擦块制动能力不足而需另增加摩擦块时,每增加1对的平均制动力为50KN(即50t),长度为200mm。如一次需增加1~2对摩擦块时,可直接与定型产品中后端的2对摩擦块串联成1组,每组最大串联数为4对摩擦块,每组间隔为50mm。(4)尽头线尾部有效长范围外铺设钢轨长度计算公式:a、车辆动能计算(惰行速度)W=MV2/2式中W—车辆动能(KJ)。M—车辆自动(t)。V—L车辆速度(m/s),换算成(km/h/3.6)。b、挡车器布置长度计算(a)挡车器滑移距离计算S=W/F(b)挡车器布置长度计算L=I+S+S×10%两式中S—挡车器滑移距离(m)。F—挡车器平均制动力(KN)(t)。L—挡车器布置长度(m)。l—挡车器结构长度(m)。S×10%—安全量(m)(S>10m时)。(c)铺设钢轨长度:钢轨预留长度(m)+挡车器布置长度(m)+适量停车安全距离(m)。4、选用建议及要求(1)由于挡车器在一定工况条件下才能防止失控车辆的损坏,故凡按顶送调车办理,又有一定速度和车数控制的较长尽头线,一般均可安装。例如货物线、驼峰禁溜线、专用线、客整所内的整备线和存车线、客车始发停留线以及安全线等。(2)每辆货车重载重量按80t、空载按25t,单层集装箱重载52t、双层重载82t。客车空载总重量按50t、重载按60t计算。(3)接近尽头线时的调车速度按5km/h。(4)对尽头式线路在有效长范围外尚留有10m的安全距离时,当该段长度小于挡车器的滑移距离,则应适当延长。在安全线上可不另加长度。3(5)一般情况下,挡车器的平均最大制动力不应超过500t(即10对摩擦块),如超过则另行设计。对增加的摩擦块一般按2对为一组,最大按4对为一组,每组间应有50mm的间隔。5、举例(1)设货车(重载)20辆、总重1600t的货物线;调机140t、V=5km/h,设摩擦块10对、平均制动500t则车辆动能W=MV2/2=17402)6.3/5(2=87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