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A组对点练对点提示:1~5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和三大改造;6~8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1.(·河北石家庄模拟)邓子恢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已经成功;现在进入社会主义,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主义,但又还没有达到,这就是()。A.农业合作化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过渡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过渡时期这一概念的理解。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主义,”但又还没有达到可知,当时的中国正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答案C2.(·济南模拟)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3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解析由1953~1957”“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可知,这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A项正确。答案A3.(·湖南长沙高三月考)在中国历史上的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了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A“.”一五计划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D.洋务运动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对一五计划的理解。关键信息是:58%……”“致力于工程技术、译自俄”文的书籍“”,由此即可判断是在一五计划时期,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向苏联学习。答案A4.(·临沂调研)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解析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是将私营企业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是将资本家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56年2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还在进行中。因此选A项。答案A5.(·泰安调研)下图是一张股票,发行这张股票有利于()。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析结合股票公私合营股票,可知这一时期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A项是21世纪初;C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B项。答案B6.(·济南高三质检)下图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八字方针的提出促使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解析根据题干的时间提示:1957~1960年和图示提供的工农业生产柱状图,应该理解为大跃进运动,因为大跃进运动要求提高工农业生产指标,后来由于大炼钢铁,而导致工农业比例失调,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答案D7.(·吉林长春模拟)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信息的提炼归纳能力。根据三幅图中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体现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此时已经完成了一”五计划,建立了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答案B8.(·济南模拟)下面是山东省196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表,你认为第二产业的比重最有可能是()。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6020.61%?19.69%A.31.7%B.18.9%C.20.5%D.12%“解析注意时间信息是1960”年,当时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失调,因此工业所占比重最大,故选A项。答案AB组提升练9.(·河南郑州统考)“毛泽东曾撰文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