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

2024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_第1页
2024年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历史在眼前革命在心中_第2页
尊敬的党组织:今日,我们小组一起到昙华林去参观历史建筑,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我们流连其中,体味革命,感受颇深。古代的昙华林就是因为佛教、道教的兴盛而得名,到了近代的 1861 年,外国宗教渗入昙 华林, 开始文化殖民,逐步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主的意大利教区,以戈甲营为主的英国教 区, 以螃蟹岬为主的瑞典教区和以昙华林正街为主的美国教区。众多的教会(主要是天 “”主教和基督教), 传至昙华林,留下了具有明显 中西交融 特征的宗教建筑,是当时中国社会进程的历史见证。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 2 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 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贞领导“”“”“”“的 花园山聚会 ,刘静庵领导的 日知会 ,熊十力领导的 黄冈军学会 ,梁耀汉领导的 群”学社 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 中国近代教育发端于此,中国的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科诞生于此; 武昌首义的 火种在这里孕育; 武汉人第一次在这里听到传播**** 思想的演讲; 南昌起义前发生在这“”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会谈;抗战时期这里曾是全国的 文化首都 ;还有林立的教堂,早…… 期的医院,异域风情的西洋小楼,独具特色的江夏民居,阅尽沧桑的武昌老城墙难得的是这些建筑虽经百年风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基本风貌未有大的改变,有些还显示出相当优良的建筑品质。它们以实物的、活生生的历史标本形式伫立在那里,形象地展示着中国近代革命史、教育卫生史、中外文化沟通史、建筑史、宗教文化史和武昌城邑文明史,内涵如此深厚且密集,资源如此丰富又集中,这不仅为武汉其它城区所没有,在全国也属罕见。历史就在我们眼前,而革命早已深化心中。汇报人:***2024 年 10 月 9 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