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历史读后感 痛苦的历史读后感(一) 严紫涵 从学中医到进入中医行业,到 20XX 年认识朱国苗老师了解软组织理论,直到到脊近完美工作,将近一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看到了许多病人一些莫名的痛苦不适,或者刚开始的一些轻微不适长期积累后产生无以名状的痛苦痛苦。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也对痛这个字有了特别的感觉,一听到这个字神经就会有反应,哪里痛?什么时候开始的?有多久了?刚开始是在什么情况下造成的?一连串的问题在脑海中蹦出来。我是一个究根问底的人,不会轻易选择接触一样事物,选择后就会刨根挖底,从刚开始对痛苦的理解,到给病人解除痛苦,到现在天天和不同产痛苦症状相处、找答案。在这个情况下,我看到了这本书,《痛苦的历史》! 这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罗塞林.雷伊的著作,在他完成这本书不久后就离开了人世!他用历史学家的态度和考证的眼光对西方历史中在面对痛苦和治疗、克服痛苦做了全面、客观的阐述。书中也有对东方的针刺和艾灸有客观的记录,在看完这本书后,试着对痛苦的历史贯穿进行了总结和一些摘抄。 第一章古代的痛苦:受希腊希波克拉底思想的影响,认为痛苦无法避开,不管是健康人还是病人都会把痛苦看成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认为痛苦的随意性很强,认为疾病和痛苦的存在是一种合理现象,医生和患者的沟通和治疗无法达到理想的结果,而理想的结果通常包含了很多接近宗教思想的陈旧思想。公元前 331,亚历山大的统治,解剖临床得到了进展,希波克拉底的思想得到了医学界的承认,为解剖学的进展奠定了基础。 重要事件: 公元 1 世纪时的罗马医学:瑟尔苏—医学知识普及者,百科全书编纂者。《药学》 杰出的临床医师:卡帕多西亚的阿勒特奥斯。《论急性病和慢性病的起因和征兆》 帕加马的盖仑:痛苦,是一种感觉。一生著作颇丰,大概有 500 部作品,其中流传下来的只有不到 100 部。《发病部位的讨论》 第二章中世纪与痛苦:古代末期延续到文艺复兴初期是东方和西方成为对立双方的开始,那个时代的文化复杂,那段时期的痛苦理论最显著的是盖仑,他的理论在当时盛极一时,被认为是一种完美的连贯体系,给中世纪甚至是中世纪以后的医学提供了满意的答案。 这个时代,阿拉伯医学涌现了众多名医,如阿维森纳和拉齐。 重要事件: 迪斯克里德斯的《药物学》《医学诗篇》和盖仑的《论医学》。 中世纪时期的基督教和痛苦:基督教把痛苦看作是神的惩处形式,看起来痛苦无论何时来临,终会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