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公司预算会议上的致辞VIP免费

2024年公司预算会议上的致辞_第1页
2024年公司预算会议上的致辞_第2页
公司预算会议上的讲话公司预算会议上的讲话(一):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20XX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要全面总结回顾过去多年来预算改革的经验和不足,按照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和规范部门预算标准,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规范预算管理,认真做好我市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我市预算管理水平。刚才,xx副市长宣读了《关于编制20XX年部门预算的意见》,下面,我就全市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及最后三个月的财税工作再讲三点意见。一、为什么要搞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第一,旧的预算编制制度存在很多弊端。我国的预算编制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初步建立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框架,同时从税制上规范了国家与企业、居民的分配关系,但在支出方面特别是在支出预算编制方面,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多年来仅在综合财政预算、预算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一直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财政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公共财政思想的确立,这种粗放的、传统的预算编制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财政管理的需要,其主要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较粗,没有将预算指标细化到部门和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大代表审查监督作用的发挥。二是预算编制缺少必要的定员定额标准,人员和公共资源底数不清,预算分配和使用透明度不高。三是预算资金分配权分散,执行过程中追加、追减以及挪用的情况时有发生,弱化了预算约束。特别是在依法行政以及保持廉洁公正方面的问题已越来越多,这里我就不展开讲了。针对上述问题,财政部一直致力于改革预算编制方法的专第1页共7页题研究,在借鉴市场经济国家普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实行部门预算的总体要求。从2000年开始改变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试编部门预算,从而迈出了中央预算编制改革的重要一步。财政部党组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7月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落实全国人大会意见,改进和规范预算编制工作的请示》,提出了编制中央部门预算的构想。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出台了细化预算、编制部门预算的办法,从2000年起开始试编部门预算,随后部门预算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开。我省省级部门预算也从2000年起开始了全面试点工作,2001年开始在全部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我市市级部门预算从2001年开始试点,2003年全面推行。同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深化财政、税收、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其核心就是要完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预算分类改革;就是要大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就是要健全预算的审批程序。这将是我们在现阶段和今后一段时期坚持的改革方向。从我国的现实可以看出,我们不仅要从财政经济的层面上深刻理解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性,更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层面上把握预算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及深远的历史意义,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坚持改革不动摇,共同推进财政改革特别是部门预算改革。第二,部门预算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基石,也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部门预算改革在各项财政改革中承担着先行和担纲的作用,没有规范、科学、细化的部门预算做基础,就不可能有规范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改革,对其他改革具有支持或制约的作用。因此,搞好部门预算改革意义非常重要,可以概括为是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的需要。一是依法理财的需要。实行部门预算,克服了长期以来的层层切块、层层分配,预算资金管理分散、混乱等问题,有利于将所有政府财政性资金全面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建立完整、全面的政府预算收支管理体系,并且公开透明,内容细化,非第2页共7页专业人士也可以看得清、看得懂,极大地方便了人大代表审议、审计和社会监督,集中体现了依法理财的要求。二是科学理财的需要。部门预算编制中实行了统一的预算标准和定额,采取科学的分类方法,克服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数加增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