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润华博学于中生态入里探索共生的生态德育让师生身心更加美丽江汉区华中里小学本色德育(修)实施方案德育工作历来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立足点,近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但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也逐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工作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区的本色德育工作中也形成了很多很好的经验,学校德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人本性与有效性,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根据市教育局有效德育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共生的“生态德育”,让师生身心更加美丽。一、指导思想立足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协调发展的生态学理念为理论核心,以整体构建全区中小学德育内容体系为重点,以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整合德育资源,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二、内容与载体“生态德育”工程的主要内涵是学校德育重在促进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人本化、生活化、内省化、综合性、体验性的德育工作格局。1、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坚持人与社会共同进步”为教育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以升旗仪式开展讲故事悟道理教育活动、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小学生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载体,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这项主题教育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和法制意识。2、促进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以“坚持人与人一起成长”为教育主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为指导,重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方面突出“加强”与“改进”。我们要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我们要突出一个载体:以行为规范发展性评价为载体,突出地抓好中小学生厚德润华博学于中生态入里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及评价制度建立。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学生具有深厚的孝心、爱心、公心和热心,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自律规范和温文尔雅、诚信至上的个人处世风格。3、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教育主题,以环保教育为核心,以“绿色学校”、“两型学校”评估、“三化”(美化、绿化、净化)学校建设为载体,切实开展环境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这项主题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自然、自己与环境的关系,促进学校形成具有鲜明的学风、校风和教风,促进学校创设优美和谐的学校环境,做到环境育人;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兴趣品味。三、实施原则1、统一原则。实施“生态德育”工程既是整合各种德育资源,又是构建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打响学校共生的生态德育品牌。2、特色原则。在坚持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各班要在德育的活动形式、教育载体、工作机制等方面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结合我校的实际,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努力形成一班一文化,创出工作特色。3、体验原则。在“生态德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切忌“假、大、空”,要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强调行与知的一致,强调学生的实践与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在实践中求效果。4、活动原则。在实施“生态德育”工程中。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和死板的教育形式,要深入学生生活,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育载体,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教育,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在活动中增强思想道德素质。五、实施要求1、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应该也必须成为学校的首要工作,要从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的高度认识做好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紧迫性,要将“生态德育”工程作为近期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抓手,学校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组织实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