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樊城区牛首一中吕海艳§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2、说目标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二、说教法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应用拓展三、说学法按照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生获渔的方法。四、说过程(1)赏图激趣设问导入(2)指导观察认识特点(3)演示导学形成概念(4)动手试验探求本质(5)走向实践加深认识(6)综合练习发展思维(7)课堂延伸数学文化(8)畅谈感受归纳总结五、评价分析这节课,我通过八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要求,也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让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发展于产生过程,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实践中获取理论知识,又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让一个同学都学又所获,学又自获,并能由此联想创新,进行课外的再学习。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教材的安排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种安排体系符合人的一般认知规律,也是新课改精神的又一体现。它层次分明,能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2、说目标(1)知识目标a.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b.能辨别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2)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想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3.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轴对称图形,准确找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教学难点如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出示两幅敦煌壁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美的原因,让学生尽情的谈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从而引出课题——轴对称图形。(1)赏图激趣设问导入(2)指导观察认识特点1.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谈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利用多媒体工具演示学生所讲到的有关对称图形。2.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判断各类图形中的对称图形,归纳这类图形的特点(3)演示导学形成概念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演示,把蝴蝶,矩形等图形折叠,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认识对称轴。(4)动手试验探求本质完成“分组讨论活动步骤表”。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5)走向实践加深认识(6)综合练习发展思维1.让学生把学具中的图形折一折,看看那些是轴对称图形。2.学生折完后,汇报结果,接着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演示操作过程。1.游戏两人一组,每人作一个姿势,从正面看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再请三人上台表演。2.观察周围那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7)课堂延伸数学文化(8)畅谈感受归纳总结为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同时为响应新教材中要求多学科相融合的特点而设计本环节。数学中的对称是将朴素对称观念抽象出来,把它作为某种变换下的不变性质。朴素的对称观念在我们的生活中广泛存在一个开放性的话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提供了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