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生字。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3、激发阅读仿生学书籍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基础,而地理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文本中的名词术语,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应恰当地补充课外资料。在教学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质疑,主动探究,并愿意和同学交流感受。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如:“从两篇短文中受到什么启示?”教学过程:一、以情激学,明确目标,在兴趣引领中追寻快乐;1、导入: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如果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受到很多启发。如果你不信,请读《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题)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师:指名读一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生读学习目标二、问题启学,自主研习,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快乐;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书交流。(1)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三、探究释疑,合作交流,在互动展示中享受快乐;1、学习《“打扫”森林》(1)自读第1-3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宽敞”、“洁净”、“干枯”等词)(2)结合挂图,说说这部分的大概内容。(3)重点探究第5-6段。①默读课文,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②小组讨论交流。③全班交流,老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可用简单的线段图表示如下:第6自然段是从反面说明的。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就会破坏生态平衡。④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2、学习《人类的老师》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四、拓展延伸,体验学习,在拓展眼延伸中体验快乐。1、《“打扫”森林》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维持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的联系,才能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中自然给我们的启示是:只要我们多多留心自然,自然界的很多生物会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它们不愧是我们人类的老师。2、学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他有关“自然的启示”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