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滚翻教学设计内容:1、蹲撑前滚翻2、游戏:前滚翻接力学习阶段:四年级授课教师:陆青青《前滚翻》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愉悦的学习,活动氛围。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讨,互相合作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有利于保护自我.2、技能目标:70%-80%的学生熟练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三、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都比较活泼、思维反应敏捷,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与她们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四、教学内容安排根据课题“前滚翻”这一学习目标选择了两个教学内容:1、前滚翻: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在练习中,逐步了解和掌握蹬地、屈臂和低头含胸团身向前滚动的正确方法,发展身体的灵敏素质,提高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2、游戏“前滚翻接力”:通过游戏,培养勇敢、自信、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五、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团身紧,滚动圆。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连贯。六、教材分析与结构程序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水平二的水平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从而发展学生灵敏和协调能力。本课在教师的指导下,采用分散与集中,友伴分组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尝试练习为主.充分体现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体育运功的愉悦,并能很好地掌握运动技能技巧。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案课次:第1课时授课教师:陆青青结构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要求组织方法时间强度开始部分准备部分一、课堂常规: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进行安全教育。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二、准备活动:1、小游戏;“喊数抱团”2、韵律操配乐(6节,8拍×4)(1)原地踏步(2)迈步(3)V字步(4)并步(5)交叉步(6)踢腿跳3、头部专项活动1.教师检查服装,进行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1、教师口令指导,共同游戏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韵律操。3、组织学生用头部写自己的名字。1.整装待命。1、在欢快的气氛下游戏2、学生和教师一起做韵律操。3、认真的用头部写自己的名字,充分活动开颈部。1.集合做到静、齐、快,认真听教师讲解。1、遵守游戏规则,玩的开心.2、动作规范,活动充分3、充分活动颈部1.四列横队××××××××××××××××××××△1、围成一个大圆慢跑:×××××△×××××××2、组织队形:同游戏队形2分钟3分钟5分钟小小中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滚翻必须团身紧,只有像球一样,才能滚的好,才能有利于保护自我.技能目标:1、70%-8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判断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模仿性、创造性练习和游戏练习,进行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品格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教学内容1:前滚翻2:游戏:前滚翻接力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团身紧,滚动圆。教学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连贯。课前准备器材准备:体操垫子11个,音乐播放器一台,场地一块。结构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要求组织方法时间强度基本部分一、前滚翻。练习1:抱膝前后滚动练习练习2:抱膝夹纸前后滚动练习:将纸夹在双膝中间,抱膝前后滚动。完整练习:动作要领:蹲撑,蹬地,提臀含胸,依次经肩背臀,蹲起,站立。重点:团身紧,滚动圆。难点:滚动圆滑,动作协调连贯。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单腿跪立于练习者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