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答题模板☆某事物分布特征:1.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2.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如我国水资源分布特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之间存在不协调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点的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点的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例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答:地理分布特点:不均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①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东西走向、西北东南走向)②大致与XX平行(纬线、经线、山脉、或海岸线)③等值线弯曲情况(中部向北(南)弯曲)。④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例4】(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例5】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描述4500℃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描述角度:位置+疏密+渐变方向+走向(延伸方向)。具体分析如下:①总体分布及疏密状况:通过观察闭合线数值,说出最大区和最小区的位置在哪;通过观察等值线疏密,说出疏密分布位置。②变化趋势:由某方向往某方向逐渐变大(变小);③凸凹变化(等值线弯曲情况——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说出凸点沿线数值高低的情况。【例6】(2013安徽卷)下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10分)【答案】(1)西南和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